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不足2成糖尿病患者有效治疗 多种新药进医保能否改善慢病管理?

不足2成糖尿病患者有效治疗 多种新药进医保能否改善慢病管理?

时间:2022-01-05 17:15:56

相关推荐

不足2成糖尿病患者有效治疗 多种新药进医保能否改善慢病管理?

近日,国家医保局完成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共97个药品谈判成功并确定了支付标准,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下称《目录》)。

南都记者注意到,多种治疗慢性病的主要用药此次均纳入《目录》之中。多位参与谈判的专家表示,这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也可改善患者的用药感受,更好管理慢性疾病。

资料图。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降低用药成本

纳入多种高负担慢性病用药

“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一盒药钱,感觉像在做梦一样,真的是没有未来,也看不到未来。最近好像在破罐子破摔,越来越累了...”

让刘雨(化名)花尽工资的药叫波生坦,是治疗肺动脉高血压的关键药品。一瓶波生坦售价高达3999元,刘雨可以吃一个月。

如果在微博搜索“波生坦”,可以找到很多与刘雨相似的患者,有人因病致贫,也有人因高药价而放弃治疗。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阻力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慢阻肺、家族遗传性疾病等。

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心血管领域的癌症”。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周玉杰介绍,由于社会知晓率低,临床上漏诊误诊比率偏高,很多肺动脉高压患者进展为心功能Ⅲ/Ⅳ级时才被确诊,死亡率很高。

在用药方面,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包括支持性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靶向治疗药物。然而前两类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限。“可谓治标不治本,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低。”周玉杰说。

近年来,包括刘雨所用的波生坦在内,多种靶向治疗药物纷纷上市。这些药品可以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症状,改善临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就像刘雨经历的那样,作为肺动脉高压患者“救命药”的波生坦却因价格昂贵,给不少无法手术治疗且需要终生服药的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成为了妨碍患者治疗的重要因素。

原研药因研发成本非常高昂,上市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降下价格。而医保基金则可通过“以量换价”,推动药费大幅下降。对于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等慢性病,因用药时间长、负担大,不少患者都希望相关药品可以尽快纳入医保。

据周玉杰介绍,此次国家医保正式纳入了四种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马昔腾坦、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以及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司来帕格。

“这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他评价道。

需要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此次也有多款药品纳入《目录》。例如,SGLT-2抑制剂之一的达格列净,其售价约在230元一盒,用药成本约为5mg(1日服用量)8.2元。

纳入《目录》后,达格列净价格为2.56元(5mg/片)、4.36元(10mg/片),降价十分明显。

国家医保局表示,保守估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总体上患者个人负担将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降至5%以下。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年1月1日目录正式实施后,这些药品的用药成本都将大幅下降。

2

对症下药,更好管理慢性病

多种创新药纳入医保,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也为患者创造了更多的用药选择。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近期发布的调查数据,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9%。,中国预估有1.16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表示,1亿多名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到40%的患者可以得到治疗。在这些患者中,也只有不到40%的患者可以实现有效治疗糖尿病,即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到7%以下。

“可以看到,在糖尿病医生非常努力的情况下,中国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也是在30%~40%的范围之内盘旋,不能够再上升。”宁光补充道。

总体上看,仅有不足2成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事实上,糖尿病有多种发病机制,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基因缺陷,也可由内分泌疾病、妊娠等引发。也正因如此,就需要针对糖尿病的不同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药品。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多种糖尿病创新药的治疗效果。

例如, SGLT-2抑制剂类药品,可将糖从尿中排出,不仅可降低血糖,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GLP-1类药品,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长期治疗也可以延缓其他细胞的衰竭。

母义明表示,药物治疗合理化并非必须单药起始,很多新发糖尿病患者可能早期就需联合治疗,才能尽快达标。

而在此前,中国的糖尿病创新药使用率非常低。

据宁光介绍,包括上述药品在内的多种糖尿病创新药,其使用率多不足1%或2%。“也正因如此,如果能够更好的在中国使用创新药,可能会更好的提高中国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

宁光表示,在治疗糖尿病时,除了考虑有效性、安全性等因素,对于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终身性疾病,支付能力在此前成为使用这些创新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

在上述创新药进入医保,或通过医保谈判的方式降低药价前,不仅患者自身的用药负担很大,出于控费考虑,医院也会限制对这些药品的采购和使用。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医保谈判新纳入SGLT-2抑制剂类药品: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GLP-1类药品:艾塞那肽、利司那肽。此外,GLP-1类药品利拉鲁肽也续约成功。

虽然除达格列净外均未公开具体医保支付标准,不过据宁光透露,SGLT-2和GLP-1类药品的价格均出现明显下降。这使得医院用药更加便捷,也让更多患者可以承受用药负担。

“我相信,这种措施会使得在中国更好使用创新药物治疗糖尿病。”他评价道。

3

改善用药感受

除了支付能力,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等问题外,长期治疗时,患者的用药感受也需要关注。

阿卡波糖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之一,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吸收碳水化合物来达到治疗效果。这种药品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在中国使用率非常高。

其口服常释剂型的阿卡波糖片,也已纳入医保目录多年。

不过,阿卡波糖片服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在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这样就给服用者带来一个极大的限制。”宁光解释。

《糖尿病之友》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就介绍了临床上不少患者错误的用药方法,包括:有的人在吃药时间的选择上自由安排;有的人嫌麻烦就饭前和别的药放一起吃;有的人也完全不知道阿卡波糖要嚼着吃;有的人怕胃肠道反应就吃了饭再吃等。

这导致不少患者的控糖效果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医保目录新纳入了阿卡波糖咀嚼片。宁光介绍,阿卡波糖咀嚼片的口感非常好,“就像小糖果一样”,副作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我相信这个药的使用,也会给糖尿病病人在选择阿卡波糖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宁光说。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如果觉得《不足2成糖尿病患者有效治疗 多种新药进医保能否改善慢病管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