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岁月静好饮擂茶——以客家擂茶为例看中华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思想

岁月静好饮擂茶——以客家擂茶为例看中华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思想

时间:2022-11-01 08:11:48

相关推荐

岁月静好饮擂茶——以客家擂茶为例看中华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思想

作为一种原产于中国南方的嘉木,茶树经过国人千百年来的驯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保健饮品。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丘陵山区上,这种小乔木郁郁葱葱的生长着,如果要追溯这种饮品的源头,可以探究到神农尝百草的那个年代,第一次在史书上亮相的它就发挥了它清热解毒的功效,救神农氏于水火之中。

在不断的继承与演变当中,中国人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品茶体系,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这五个方面是考量一把茶叶完美与否的标准。为茶而生的陆羽更是将茶叶拔高到了新的维度,称其:“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

“喝茶”一词也作“吃茶“,在《红楼梦》中,贾母携着一众姑娘仆妇们到了妙玉的栊翠庵去,一向不染俗事的槛外人妙玉也殷勤地捧出茶盅来待客。

贾母有着一个挑剔的脾胃,对着妙玉解释:”我不吃六安茶。“妙玉也是个人精,笑着回到:”知道,这是老君眉。“这里曹公用的不是”喝茶“,却是”吃茶“二字,在今人眼里可能有些奇怪,可是在广东汕尾、益阳安化、桃江、常德一带有一种茶却是实实在在用来吃的。起源于汉,盛于明清的擂茶,亦药亦膳、亦茶亦饮,滋养着当地人的血肉,成为了当地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客家擂茶的起源

客家擂茶的首次登场,是以一种半药半食的形态出现的。相传在汉武帝时期,将军马援奉命南征,广阔的南部地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使得岭南一带总是与疫病、瘴气挂钩,当地人都有可能遭不住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更遑论那些北方将士。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行军进程一刻也耽误不得,可是将士们却病倒了大半,个个都是头晕眼花伴着上吐下泻,连绣花针都拿不动的人,如何上阵厮杀。马援作为统帅,除了遍访名医之外也没有什么好点子。

这个时候一名客家的老妇人拿出了一个家传的方子,将生姜、大米、茶叶一起熬煮,做成了像稀粥一样的流食给染病的将士们服下。很快那些将士们的病便有了起色,未染上疫病的人也不再感染。众人惊讶于这三味稀松平常的东西竟有如此神效,因此这茶便也被称为“三生饮”。长此以往,者三生饮变成了客家人独有的一种保健饮料。因为在制作这种饮料的时候需要擂碎各种佐料,它的另一个名字擂茶也便逐渐叫开了。

从地理条件来说,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带多的是丘陵老林,条件艰苦,加之古代战乱频仍,一碗擂茶既可以充饥解渴又可以治病祛邪,勤劳勇敢的客家人用自己的生存智慧保护着自己的身体。

传说终归是传说,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六.》记载到:“(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撒子、葱茶,或买盐豉汤。”“七宝”则是燕麦、糯米、黑豆、芝麻、莲子等七种谷物,甜咸均可。“葱茶”则是葱白三段与金银花煎汤后作治疗风寒之用。

宋时的苏辙曾作了一首《和子瞻煎茶》,其中提到“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饮茶之俗南北各异,北方延续唐风,在茶中加盐煎煮,而南方用开水泡茶之俗则更贴近于今人。擂茶在南方兴起,大抵可以追溯到宋人南渡,将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带去了南方。

二、 擂茶的制作方法

客家人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制作出了一套专门用来炮制擂茶的器具,被称为“擂茶三宝”:擂钵、擂茶棍跟笊篱。擂茶棍长约两尺,一般是用可食用的杂木制成,这样的擂茶棍擂出来的茶才不会有异味,而且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在里面。擂钵则是大小各异的陶盆,笊篱用竹篾制成,专门用来捞取擂钵内的各种碎渣。

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客家擂茶早就不是以前那简简单单的三味,用料更加丰富讲究。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桔皮是最基本的搭配。

将各种材料分批加入擂钵内,将,擂成浆状的茶泥之后,注入沸水。但这还不是一碗合格的擂茶,为了让擂茶的口感更加细腻,还需要用笊篱将碎芝麻过滤出汗来,如此反复,等到原料的壁膜被完全碾碎,释放出其中的芳香物质,再次注入沸水,这时候才能品尝到一碗浓香四溢,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味美擂茶。

擂茶不仅填充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客家人用以待客的最高礼节。桌上摆着擂好的擂茶,还有炒米、花生、米果、烫皮等各类小点,宾客之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打底、添料、细擂、喊茶,芝麻的香、陈皮的酸,几口下来口齿留香,浑身通泰。“茶乡婚嫁茶为礼”“新婚择日敬甜茶”“结婚喜庆请喝茶”,茶之一味,对于客家人而言依然成为了情感上的伴侣。

三、 客家擂茶药食一体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之中少不了有头疼脑热之虞,为了将这些小病小灾扼杀在萌芽当中,客家人也会根据四时不同在擂茶中适量添减几味食材或药材。春天湿热,擂茶中少不了艾叶薄荷。夏天为了预防中暑则会在擂茶中加上金银花、荷叶以防中暑;秋天干燥则需要菊花降燥滋阴;冬日里驱寒成了首要任务,则可以根据需要加上肉桂川穹来通经脉,驱湿寒。在中医的观点中药补不如食补,客家擂茶则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项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桃花源记》,在里面考究过擂茶的起源,提到了《水浒传》中第二十四回写道:“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推论出王婆卖的茶许是跟擂茶有些渊源。北方的农村也有把茶叶、芝麻放在嘴里生嚼发汗的偏方,擂茶中有这两味,不为无因。

结语:

客家擂茶作为中华文化中一味独特的茶饮料,以汉魏的茶粥为原型,再在唐宋的盐茶基础上改良而来,是我国茶文化中重要的一环。正如客家民谣中吟唱的那样:“饮擂茶、吃粑粑、健身体、笑哈哈。“客家人长期居住在瘴气严重的山林中,用自制的擂茶来治病疗疾、强身健体。一碗热腾腾的擂茶下肚,虽说不能百病不侵,倒也可以强身健体。毕竟,茶可比药好吃多了。

参考文献:

{1}《擂茶与客家擂茶考论》杨海中

{2}《文化变迁下的发展—福建客家擂茶》何康 李慧

{3}《福建客家擂茶民俗文化探析》王月琴

如果觉得《岁月静好饮擂茶——以客家擂茶为例看中华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思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客家擂茶记忆

客家擂茶记忆

2021-06-16

寻味宁化——客家擂茶

寻味宁化——客家擂茶

2024-03-12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

2018-12-02

北埔客家擂茶

北埔客家擂茶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