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

时间:2018-11-08 13:48:20

相关推荐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概述,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了解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专栏我们不到2046为大家介绍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2型糖尿病性神经病是糖尿病的代谢障碍及血管病变所致的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

1、在对称性周围神经病上:

(1)远端原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类型。多起病隐匿,首先累及下肢远端,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自下向上进展,很少波及上肢。粗有髓纤维受累时主要表现为深感觉障碍,出现行走不稳,易跌倒等感觉性共济失调症状。细有髓纤维受累时表现为痛性周围神经病或痛温觉缺失,出现发自肢体深部的钝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尤其。双下肢有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缺失,跟腱()和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严重的感觉神经病时可累及躯干下半部分的腹侧,为糖尿病躯干多神经病。

(2)自主神经病:几乎见于所有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交感和副交感纤维均可受累。心血管系统可有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消化系统为糖尿病胃轻瘫症、腹泻、便秘;泌尿生殖系统可有阳痿、尿潴留。还可有排汗异常、瞳孔改变、糖尿病足等其他自主神经症状。

(3)慢性进行性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慢性进行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病:少数患者除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外,还同时合并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也可同时合并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2、表现在非对称性神经病上:

(1)急性或亚急性近端型运动神经病:又称为近端糖尿病神经病和糖尿病性肌萎缩:急性、亚急性或隐袭起病,可与远端运动感觉型神经病先后发生。早期为一侧下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起病,约半数逐渐累及双下肢近端骨盆带肌,表现为起立、行走和蹬楼梯困难,常伴有大腿深部和腰骶区锐痛。

(2)脑神经单神经病:动眼神经麻痹最为常见,其次为展、滑车、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有时可表现为多发颅神经损害。多为骤然起病,可为单侧或双侧。也可反复多次。

(3)单神经病和多发性单神经病:起病较急,表现为受累的神经支配区突发疼痛或感觉障碍,肌力减退。以股神经、坐骨神经、臂丛神经和正中神经受累多见。其次为腓肠神经、尺神经、岗上神经和胸长神经。

(4)嵌压性神经病: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跗管综合征。

2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属祖国医学中消渴证的范畴,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日久,伤津耗血,气血亏虚而致气滞血淤,不能濡养肢体肌肉筋骨,故见肢体萎软无力,麻木不仁,甚至疼痛难忍。

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法,选用补气养血,活血理气,化淤通络的中药治疗,或用针灸理疗等中医外治法处理,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①气血亏虚

证见:四肢麻木疼痛,抬举无力,可见肌肉瘦削,面色萎黄无华,唇甲淡白,汗或少汗,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心慌气短头晕,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当归12g、秦艽10g、桑枝10g、牛膝15g。

②气滞血瘀

证见:四肢麻木伴有郁胀疼痛,或痛如锥刺,按之则舒,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口唇发紫,舌质可见紫色瘀斑、舌苔薄偏干,脉涩。

选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10g、枳壳实各10g、白芍15g、甘草6g、地黄15g、川芎15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30g。

③肝肾亏虚

证见:四肢麻木或酸痛,或有肌肉瘦削,或有颤抖,筋惕肉?,步履踉跄,伴腰酸腿软,头目眩晕,爪甲枯脆,齿摇发脱,舌红少苔,脉沉细。

选用虎潜丸加减:龟板10g、黄柏10g、知母10g、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5g、锁阳10g、木瓜30g、虎骨12g、狗脊15g、牛膝15g。

④湿热阻络

证见:下肢麻木伴有灼热疼痛感,或局部?CA66?红肿胀,患肢扪之发热,甚则两足喜踏凉地,舌质黯、苔黄白而腻,脉弦或濡数。

选用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当归12g、防己10 g、薏仁30g、龟板10g、黄芩10g、茯苓15g、泽泻10g、秦艽10g。

3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西医治疗首先应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纠正体内代谢紊乱,

1、对症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疼痛症状可口服苯妥英(苯妥英钠)0.1g,2~3次/d,也可用卡马西平0.1g,2~3次/d。疼痛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用阿普唑仑0.4mg,2次/d或阿咪替林25mg,2~3次/d,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吲哚美辛(消炎痛)和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对顽固性的神经痛可能有一定疗效。糖尿病胃肠轻瘫综合征可用红霉素来增加胃动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加强胃壁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治疗方法为红霉素200~250mg,3~4次/d。目前多用多潘立酮(吗丁啉)10mg,3次/d。对低张性神经膀胱可用新斯的明0.25~0.5mg,肌内或皮下注射,同时加用诺氟沙星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

2、病因治疗

(1)控制糖尿病:应用降糖药和控制饮食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根本原则。

(2)肌醇治疗:6g/d,连服6个月,可能取得一定疗效。

(3)免疫抑制治疗: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内有抗胰岛细胞抗体,且病理可见周围神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表明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其发病。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肌萎缩,不但可明显改善肌力,而且可以缓解疼痛。用药方法为,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然后用泼尼松60mg/d,至少3个月,用时应增加胰岛素和降糖药的用量,密切监测血糖。也有报道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血浆交换治疗有效的。

3、促神经代谢和神经营养治疗

(1)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三磷腺苷(ATP)和烟酸对轻型患者及预防有益。

(2)神经节苷脂:因其具有增强Na -K -ATP酶的活性、刺激神经芽生、促进神经再支配和触发神经肌肉接头形成的药理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感觉症状。用法为:20~40mg/d,肌内注射,或40~80mg/d,静脉点滴。

tulAOshI

4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应该如何预防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病及发展。

1、“早”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攀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时间的延长,有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被诊断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多人因此病情恶化致残甚至丧失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认识,因为即使在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仍然有较大比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如果及早重视,防患于未然,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控制在糖尿病初期,使其预后良好,就能使糖尿病患者依然享受到与正常人同样高质量的生活。

2、“早”发现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常出现在糖尿病早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变异很大,神经小纤维病变初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采用肌电图方法亦不能发现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体现症状包括:肢体麻木、对称性下肢疼痛、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冷热交替感、感觉过敏,所有症状都有夜间加重的倾向。体征包括痛觉、温度觉和震动觉都降低、小肌肉废用性萎缩、少汗、足背静脉扩张。早期发现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良好预后的重要前提,包括定量感觉功能测定、皮肤活检与表皮间神经末梢密度测定、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新技术的应用。

3、“早”治疗

对于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首先必须严格平稳地控制血糖,因为血糖代谢的紊乱会加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恶化。但血糖控制药物的应用并不能完全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在配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血糖调节治疗基础上,越早进行针对性药物干预治疗,越有利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情的好转和康复。甚至有专家提示,只要确诊为糖尿病,不管有无症状,都应该积极的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出现。

5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根据临床表现,血糖、尿糖、尿酮体等检查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可以诊断。

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反映周围神经脱髓鞘性损害,也可以发现H反射和F波的异常。肌电图检查见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反映轴突变性。

脑脊液检查:66%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有蛋白升高,平均0.6g/L,很少超过1.2g/L,以球蛋白升高为主。

目前临床上2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是诊断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多种方法中比较客观、敏感、可靠的方法,但需要专科医生操作,费时、费力和成本高,而且不能检查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故不能作为2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定量感觉检查可以用来评估有髓鞘的大神经纤维、有髓鞘或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功能以及鉴别有无痛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可以作为一个早期诊断2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也费时、费力,而且操作复杂,重复性亦受很多因素影响。10g尼龙丝检查、温度浅感觉检查及振动阈值检查相对费用低、操作容易、便于携带,便于广泛应用,但其对2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