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鉴别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鉴别

时间:2021-10-03 05:25:16

相关推荐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鉴别

急性呼吸衰竭检查,急性呼吸衰竭诊断鉴别,不知疲倦的梦游臀仔今天给广大网友提供了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经验,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就分享和收藏吧,觉得有不足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指出,我们会不断的改进。努力做到最好,能够对广大朋友起到帮助。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例如气道阻塞、溺水、药物中毒、中枢神经肌肉疾患抑制呼吸,机体往往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常见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可致PaCO2急剧上升、PaO2急剧下降,临床上习惯将此型呼吸衰竭归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1急性呼吸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必须牢记,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疾患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

二、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是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现用图1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1、缺氧的发生机制

(1)通气障碍: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既导致缺氧,又可造成CO2潴留。它主要因肺扩张受限制或气道阻力增加引起。正常肺扩张有赖于呼吸中枢驱动、神经传导、吸气肌收缩、横膈下降、胸廓和肺泡的扩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疲劳、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等均可导致肺扩张受限,出现限制性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因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

(2)换气障碍:

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比值〈08=""〉0。8见于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部分肺血管收缩等。

②弥散障碍:见于呼吸膜增厚(如肺水肿)和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毛细血管血量不足(肺气肿)及血液氧合速率减慢(贫血)等。

单纯换气障碍所致的血气变化特点: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或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

(3)氧耗量增加: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均可增加氧耗量,是加重缺氧的重要原因。

2、O2潴留的发生机制

PaCO2的水平取决于CO2的生成量与排出量。CO2的生成量增加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极少引起PaCO2升高。CO2潴留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因此,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其升高必有肺泡通气不足。

2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正常来说,我们的呼吸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的。然后,疾病却会导致呼吸的不顺畅。急性呼吸衰竭就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到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对于这种疾病,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讲解。

(一)发病原因

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

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

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必须牢记,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疾患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现列表1。

(二)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是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现用图1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1.缺氧的发生机制

(1)通气障碍: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既导致缺氧,又可造成CO2潴留,它主要因肺扩张受限制或气道阻力增加引起,正常肺扩张有赖于呼吸中枢驱动,神经传导,吸气肌收缩,横膈下降,胸廓和肺泡的扩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疲劳,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等均可导致肺扩张受限,出现限制性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因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

(2)换气障碍:

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比值<0 8="">0.8见于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部分肺血管收缩等。

②弥散障碍:见于呼吸膜增厚(如肺水肿)和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毛细血管血量不足(肺气肿)及血液氧合速率减慢(贫血)等。

单纯换气障碍所致的血气变化特点: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或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

(3)氧耗量增加: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均可增加氧耗量,是加重缺氧的重要原因。

潴留的发生机制 PaCO2的水平取决于CO2的生成量与排出量,CO2的生成量增加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极少引起PaCO2升高,CO2潴留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因此,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其升高必有肺泡通气不足。

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的介绍,你是否对急性呼吸衰竭这种疾病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这对于我们研究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和措施也有一定的帮助。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在其他文章中为大家讲解。

3急性呼吸衰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必须牢记,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疾患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现列表1。

(二)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是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现用图1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1.缺氧的发生机制

(1)通气障碍: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既导致缺氧,又可造成CO2潴留。它主要因肺扩张受限制或气道阻力增加引起。正常肺扩张有赖于呼吸中枢驱动、神经传导、吸气肌收缩、横膈下降、胸廓和肺泡的扩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疲劳、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等均可导致肺扩张受限,出现限制性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因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

(2)换气障碍:

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比值<0.8见于肺水肿、肺炎、肺不张等;比值>0.8见于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部分肺血管收缩等。

②弥散障碍:见于呼吸膜增厚(如肺水肿)和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毛细血管血量不足(肺气肿)及血液氧合速率减慢(贫血)等。

单纯换气障碍所致的血气变化特点: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或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

(3)氧耗量增加: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均可增加氧耗量,是加重缺氧的重要原因。

潴留的发生机制PaCO2的水平取决于CO2的生成量与排出量。CO2的生成量增加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极少引起PaCO2升高。CO2潴留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因此,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其升高必有肺泡通气不足。

4急性呼吸衰竭的引发原因有哪些

呼吸衰竭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可以说是一种最接近死亡的疾病。临床上,其常常以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症状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专家介绍,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那么,急性呼吸衰竭的引发原因有哪些呢?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

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

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

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

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

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让人恐惧的疾病,其病症发生,多预示着患者生命垂危。以上是关于引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进一步了解此病有帮助。最后,我们衷心的祝福您远离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5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呼吸衰竭是由于某种特殊情况引发的呼吸困难,严重缺氧的疾病,急性呼吸衰竭发病较急,为了加深大家对急性呼吸衰竭的认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希望能加深大家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分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加以阐述。

1.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

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

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2.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必须牢记,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疾患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自1967年首次提出ARDS命名以来,文献报道有关引起ARDS的病因日益增多,ARDS的病因可分为十类,现列表1。

(二)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是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现用图1简要说明ARD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

1.缺氧的发生机制

(1)通气障碍: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既导致缺氧,又可造成CO2潴留,它主要因肺扩张受限制或气道阻力增加引起,正常肺扩张有赖于呼吸中枢驱动,神经传导,吸气肌收缩,横膈下降,胸廓和肺泡的扩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疲劳,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等均可导致肺扩张受限,出现限制性肺泡通气不足,阻塞性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因气道阻力增加而引起。

(2)换气障碍:

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比值<0 8="">0.8见于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部分肺血管收缩等。

②弥散障碍:见于呼吸膜增厚(如肺水肿)和面积减少(如肺不张,肺实变),或肺毛细血管血量不足(肺气肿)及血液氧合速率减慢(贫血)等。

单纯换气障碍所致的血气变化特点: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或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

(3)氧耗量增加: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均可增加氧耗量,是加重缺氧的重要原因。

潴留的发生机制PaCO2的水平取决于CO2的生成量与排出量,CO2的生成量增加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极少引起PaCO2升高,CO2潴留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因此,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其升高必有肺泡通气不足。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性呼吸衰竭是由于电击或溺水等特发状况导致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其急救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急性呼吸衰竭。

如果觉得《急性呼吸衰竭诊断鉴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