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12-31 23:45:03

相关推荐

“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1965年1月,钱学森建议中国暂停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应该重新上马并列入国家任务。按照钱老的建议时间,国家就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651”任务。至此,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从多年的学术和技术准备,转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研制的时期。

1967年初,中央正式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在年底时,中央最后审定卫星总体方案,确定该卫星为173千克,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并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卫星内部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其总体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见,以便鼓舞人心。

“上的去”:要将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离不开运载火箭提供的强劲动力。1965年,一群年轻人毅然来到内蒙古的戈壁荒滩上,开始了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拓荒。研制初期技术不成熟,常会遇到发动机故障甚至剧烈爆炸的危险情况。当时一共进行了19次试车,前面13次都以失败告终。在那个年代,需要有很多的技术突破,技术突破就需要计算,计算方法设计方法没有,自己来推导公式,来建立方程,然后来解,全是拿手算出来,就现在不可想象的。

“听得到”:东方红一号使用的是电子音乐,如果采用录音带加大规律发射机,那么不能保证可靠性,以及总量将会达到一吨。东方红一号播放的音乐是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过广播电台转播的办法来实现。所以,在卫星发射上去后,全国人民听到的《东方红》乐音都是经广播电台转播的卫星信号。

东方红音乐播放装置

“看得见”: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只有1米,为了使地面在距离高空400多公里能“看得见”,技术人员把卫星外形设计成由72面体组成的一个球体,目的之一是使卫星在轨运行时能闪光,因为该卫星是采用自旋稳定方式稳定,所以当它转起来以后,由于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一闪一闪的效果,这样在地面就比较容易观测。并且在发射当天,全国60多万人在广袤的2000多公里航线沿线上,守护着一根根电杆,确保通信畅通。在东方红一号上天后,中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因而在当时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响。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为璀璨的星空再添亮丽,掀开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追星逐梦树丰碑的不朽篇章。

东方红卫星一直在太空遨游

如果觉得《“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