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方舱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

“方舱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

时间:2021-01-23 14:06:40

相关推荐

“方舱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

编前语

“疫情就是命令”,1月28日上午,带着汕头人民的殷切希望,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选派的24名医务工作者加入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

2月9日,汕头市第二批赴湖北援助医疗队——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汕头市中医医院、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共15名医护人员再赴湖北,支援抗疫。

这段时间,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本期健康版为您讲述前线医护人员的战疫故事。

“这里的情绪就像波浪一样,时高时低,一浪打过来,让人痛不欲生,下一个瞬间,也许她就站在广场舞的队伍里,奋力地舞动。而我们医护人员,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在舱里每一例确诊患者,都能治愈,平安回家。”这是汕头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副队长、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文峰写下的战疫日记。

王文峰是汕头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副队长、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非典”期间,王文峰医生曾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后,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医者的仁心让他再一次义无反顾,报名参加汕头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逆向前行,驰援湖北,用实际行动兑现医者救死扶伤的庄重承诺。“方舱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近日,王文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所在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的经历。

“舱里的人同病相怜”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与收治重症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仅有一条街的距离,王文峰和队友们刚抵达的时候,舱内收治了1400多个患者。后来,随着情况一天天好转,每天估计有40到50个病人康复“出舱”,病区和床位就逐渐缩减了,部分方舱医院也开始合并。

舱内的患者以普通型新冠肺炎、聚集性发病病例居多,普遍病程比较长,一般超过两周。一开始,王文峰和队友们负责的C厅B区,当时收治了两百个病人,他们的任务是保持“零死亡”,以及评估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开具医嘱、安抚病人和处理特殊病情。

方舱医院内提供给患者的物资保障充足,每一位患者都配备一套全新的被褥、电热毯、保暖军大衣和一大箱生活用品等,饭食、水果、零食,全部免费按需随取。

查房时可以听到病区里传来的咳嗽声,也可以听到轻症患者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声音都很轻,王文峰说,也许是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听觉和嗅觉失灵。可是,敏感、善良、内心柔软的王文峰,在这里“一不小心”窥见了患者的喜乐悲伤,实现为人医者的价值的同时,对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王文峰说,有不少患者一家人全部发病,夫妻、父子、母女都是病人。病人们会抓住一切空档,迫不及待地和医生说话,倾诉不安的想法。大部分病人抱着感恩的态度,而有些病人的情绪非常焦虑,追着医生询问病毒核酸检测的时间,什么时候才能出院。“方舱里几乎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难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近,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安抚情绪是医护工作的一部分

王文峰说,广东医疗队的每位医生会固定负责一部分病人,及时解决患者的诉求。

有一天,王文峰正准备跟同事交班,一个女孩突然嚎啕大哭,不顾保安的劝阻,执意要出去。询问后得知,这位女孩和父亲都是新冠肺炎患者,她的父亲有基础疾病,病情较重,刚被转到火神山医院。女孩很担心父亲,情绪崩溃,大哭着要出去照顾。王文峰和几个医护人员劝说安抚许久,女孩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

有位病情加重的患者,需要转到定点医院治疗。王文峰负责给患者吸氧,填写评估单,上报指挥部,尽快安排转院。该名患者47岁,隔着起雾的护目镜,王文峰不清楚她的长相,只隐约知道是卷发、体形微胖,“别紧张,到定点医院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王医生安慰她,患者苦笑了一下,讲起了她的故事。

这位大姐的母亲在春节前意外摔断股骨头,一家在三甲医院动了手术,她因为一直跑医院照顾老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因为一开始病情较轻,居家隔离,21岁的女儿前天也确诊感染,现在被收治于另外一家方舱医院,她的丈夫虽然检测结果是阴性,但也要被隔离,一家三口就这样被“困”在不同的地方。

正聊着,大姐突然接到老母亲的电话,王文峰到一旁回避。等待转院车辆的间隙,王医生再次走过去查看她的情况时,患者已经收拾好东西,把军大衣盖在脸上,偷偷地哭。王文峰好言宽慰后,静静地陪在一旁。

患者的笑容是最大的安慰

王文峰说,如果不在抗疫一线,对于疫情的发展,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堆数字的变化,如今天新增了多少疑似病例,确诊了多少,重症多少,或者死亡多少。但在方舱医院,所有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就是眼前那些乐观或悲伤的人们。

随着一天天过去,舱内患者脸上的笑容多了,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舱”。因为有了很多空床,部分方舱医院合并了,王文峰也从C厅调去A厅。

转岗前,王文峰收到一个当天出舱患者的感谢信。信上写着:“舱内广东汕头医疗队的全体医护人员如沐春风般的呵护、关怀,让我一扫前期的阴霾,治愈、回归的我们除了感谢,更想拥抱大家,道一声‘你们辛苦啦!’”王文峰说,患者脸上的笑容,就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安慰。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宋芾

通讯员 郑瑞年

如果觉得《“方舱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有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