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关系感”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关系感”

时间:2021-12-05 10:50:17

相关推荐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关系感”

“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双双外出务工剩下小孩留守“空巢”,有的则是父母之中一人留下照看孩子,这部分人大多为母亲。对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进行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孩子的父辈因为时代、生活条件的限制,文化程度大多比较低。可以说,他们在文化知识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是少之甚少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但这并等于父母无法教育孩子。

恰恰相反,父母的言行举止,品格习性等非文化知识方面的示范,是最好的德育教材,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主要的影响。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成材”教育,只是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成人”教育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留守儿童”父母不应该认为自己没文化,教不了孩子,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更不应该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就把教育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留守儿童” 的亲子教育,本质上就是要我们的父母学会不失时机地加强亲子代际间的沟通和联系。正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就要更珍惜每一次的机会,懂得跟孩子交流,并传达对他们的关心,而不是责骂批评。即使这种亲子教育不是面对面开展,而是通过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进行的,也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关系感”,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断了线的风筝”,他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到父母的辛劳。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 H ·加登纳(Haward Gardner) 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就阐发了个体心灵中的这种“他人感”、“关系感”。儿童在一岁时开始就与母亲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联系, 正是基于这种与母亲、抚养人以及往后与他人的联系, 从婴儿期就开始能感受其他人的情感与经验, “他已经在亲近、关照与爱他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联系”。随着儿童的成长, 这种“他人感”、“关系感”也不断发展。

因此,留守孩子的父母应该重视维持和巩固孩子的这种关系感,即使双亲不在自己的身边,孩子仍可以时刻感知到父母“爱”的存在。Micheal Schulman和Eva Mekler研究发现:“要培养出心中有爱的孩子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父母钟爱的子女较可能喜欢别的孩子,也较受欢迎。”

沐浴在父母爱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更容易对他人表达自己的爱,更容易关爱别人,这种对“爱的模仿”会逐渐变为“爱的习惯”,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培养孩子成功与否不在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短,不在乎接触的时间多少,重要的是贯注了多少真爱,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

如果觉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关系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