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杨振宁主张年轻人大胆地闯 为说明问题 他举“外行”成功的例子

杨振宁主张年轻人大胆地闯 为说明问题 他举“外行”成功的例子

时间:2020-11-14 11:18:04

相关推荐

杨振宁主张年轻人大胆地闯 为说明问题 他举“外行”成功的例子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振宁经常受邀回国做访问,并始终强调中国学生要大胆敢闯,而且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究竟是什么例子呢?如果您也好奇,也想从杨振宁身上学到东西,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1年7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6年的杨振宁,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杨振宁回国访问影响巨大,不仅受到很多领导的亲自接见,而且还有不少高校都邀请了他到学校访问,比如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就拿清华大学来说,也算是杨振宁的母校,他在学校礼堂会见师生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提到了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哪个更好一些。

对于杨振宁来说,他从小学一直到研究生,接受的都是中国教育,然后才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读的博士,因此杨振宁当时并没有讨论哪种教育好,毕竟他自己少了哪一种教育都不会有如此成就。不过,杨振宁对中国教育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感到有些不满,还说中国学生一定要大胆敢闯,不能老老实实的做“三好学生”。

为了进一步说明,杨振宁还说了他刚到美国时的感受,比如美国孩子上物理课,老师首先会说一些生活的现象,然后让同学之间自由讨论,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知识来解释,而且不管学生说的对错与否,老师都会鼓励和表扬他。等讨论结束后,老师再让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做实验来证明,一直到最后老师才通过课本,教授学生也要学的知识点,而此时学生先前通过讨论和试验,也都已经都掌握得差不多了。但对于中国学生学物理就完全相反,老师首先告诉你课本的知识,然后等学生掌握之后再去讨论和做实验。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能讨论出什么?能做什么实验?而且老师还告诉学生,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更不能当“半瓶子水”。但杨振宁却表示,反而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成就和发现,都是“半瓶子水”的人鼓捣出来的,最后他还举了沃森和克里克的例子:

沃森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而且沃森和杨振宁还是校友,两人都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一开始,沃森和克里克互不认识,不过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和不认识的人探讨问题,尤其对自己一知半解的领域很感兴趣。如果放在我们国内,这就是典型的“半瓶子水”,明明是自己不熟悉的知识还非要去讨论。在1951年,23岁的沃森到剑桥大学访问,于是就遇到了35岁的克里克。

虽然沃森和克里克在年龄上有些差距,但两人对科学探索却有着相同的看法。当时,沃森正在研究DNA分子的结构问题,而恰好克里克对此也有兴趣。于是,两人就越聊越深入,后来沃森发现克里克对X射线技术很精通,而这也给了他一些灵感。因为DNA是高分子,在显微镜下根本就看不清它的结构,所以后来克里克就利用X射线观察了DNA分子。最后,沃森和克里克一拍即合,两人进行了长达的合作,最终成功发现了DNA分子结构——双螺旋型,并且在1962年两人都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

杨振宁通过沃森和克里克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美国教育的特点,即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而中国教育很多是对学生灌输知识,即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知识。最后,杨振宁反复强调,只要中国学生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就一定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而且未来成就也不可限量。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如果觉得《杨振宁主张年轻人大胆地闯 为说明问题 他举“外行”成功的例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