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能不能不患癌 能不能不早逝

能不能不患癌 能不能不早逝

时间:2021-08-21 17:23:43

相关推荐

能不能不患癌 能不能不早逝

(1)

我们谈癌色变,其实不是因为它带来死亡,而是因为它带来早亡。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如果在生命的末端,到了终极状态,是患癌死亡,还是自然衰老而亡,还有区别吗?

癌症带来了生命过早的消亡,才是我们讨论它的重点。

依照现代社会的平均寿命74岁来衡量,个人认为,55岁前患癌离世,算得上是早亡。

(2)

癌症,我们讨论它已无数次,但是它从未离开。

10月25日,央视前主持人李咏因患癌离世,生命定格在50岁,让社会倍感惋惜。

9月28日,唱《朋友》那首歌而出名的歌手臧天朔,患癌离世,54岁。

再之前的社会名人患癌而过早离世的,有央视主持人罗京48岁,淋巴癌;方静44岁,患癌病逝;歌手姚贝娜33岁,乳腺癌;梅艳芳40岁,宫颈癌;香港黄霑,肺癌;乔布斯胰腺癌;

在普通大众群体中因癌早逝的人肯定更多。

综合而言,中国人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

(3)

我们讨论癌症,我们为因癌而早逝的人感到惋惜,我们迫切想要知道患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医学的角度,原因无非这几类:

年龄(也就是衰老);

癌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带来了突变细胞,如果没有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捕捉到而躲过追击,就会留存在体内发展为癌。而身体的免疫系统的完备程度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所以年龄越大,患癌几率越高。超过55岁以后,患癌几率大幅增高。

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作息紊乱,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吸烟酗酒)

不良的饮食习惯(爱吃煎炸熏腌烧烤食物,肥胖,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不良的工作生活环境(长期接触辐射,化学药物,挥发物,空气,水污染)

以上这些患癌因素,是放在明面上的,已经被我们讨论了800遍了。

但是一个人,如果年龄尚轻,没有以上的种种不良致癌因素,他就一定不患癌吗?

不见得。

一个人是否患癌,还和一个因素有关,就是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独立的DNA,即使两个同卵双胞胎,在同一个家庭长大,吃同样的饭,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也有可能一个患癌,而另一个健康;

我和同学一样的学习,工作,熬夜,承受压力,一连三个月,我已经吃不消了,身体出现了异常反应,而同学依然正常;

我自己的父母,父亲不注意生活习惯,饮食很不注意,运动也不多;而母亲很在意健康,有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反而母亲患了癌,而父亲健康;

这就是个体差异决定的。

而这一部分是医学也无法控制的部分。

(4)

在癌症面前,我们该怎么做?

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饮食,环境健康;

作息规律,不熬夜;

保持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有条件的,每年做癌症筛查,体检;

而对于不可控因素的年龄衰老和个体差异,只能随他去。

预防为上,筛查为中,治疗是最后一步。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如果觉得《能不能不患癌 能不能不早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