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晚期患者视网膜易发生病变

糖尿病晚期患者视网膜易发生病变

时间:2021-03-15 15:56:58

相关推荐

糖尿病晚期患者视网膜易发生病变,68岁的李爹爹患糖尿病已经有了,最近双眼近乎失明,以前看得很清晰的物体现在变得模糊不清,并伴阵阵眼痛。今天上午,他在儿子陪同下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中心,经检查,他的33ff

1糖尿病也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

很多人对糖尿病都有自己的了解,一担患上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这很多人也都担心会患上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糖尿病这种疾病一旦患上就得终身来控制血糖了,如果不注意平时的护理很容易引起病情的恶化,那么,糖尿病也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吗?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视网膜损害的情况呢?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糖不稳定,小血管管壁增厚以及渗透性比较强,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和视力下降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有关。患病时间长短尤为重要,一般患糖尿病至少后才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如果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的病变,很容易刺激到新生血管的正常生长,而新生血管的生长对视网膜的损害是比较小的,其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或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通过上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患者朋友有一定的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血糖的稳定,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可以通过每年的定期眼部检查,可以跟个好的防治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等病症。

2糖尿病晚期患者视网膜易发生病变

68岁的李爹爹患糖尿病已经有了,最近双眼近乎失明,以前看得很清晰的物体现在变得模糊不清,并伴阵阵眼痛。今天上午,他在儿子陪同下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中心,经检查,他的视网膜已经发生病变,双眼视力均不到0.1了。

眼科专家说,李爹爹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他这病如果在糖尿病早期时及时检查治疗,视力不会如此差,现在只有进行

3预防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

据了解,我们国家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四千万人,然而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眼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的严肃,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就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对于如何预防的问题你是否知道呢?详情请看下文介绍,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据统计,患糖尿病5〜9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为10%,糖尿病病史者发病率约为50%,25年以上者则高达90%。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仍然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不少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到眼科就诊,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避免致盲的关键所在。

糖尿病为何侵害眼睛

眼睛里的视网膜犹如相机的底片,是人眼接受光线的重要组织结构,一旦视网膜严重受损,则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直至失明。视网膜上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是人体内最容易受到糖尿病危害的组织之一。较高的血糖首先会引起体内微小血管的病变,最先受到损害的器官就是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只是通过散大瞳孔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眼底出现一个个散在的红色小圆点,和出血点很像,称之为视网膜微动脉瘤。它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有些人可以逐渐出现视力缓慢下降、视物扭曲变形,这往往与视网膜中心部位即黄斑区出现出血、渗出有关。这些症状和眼底表现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增生期。

如果血糖不能得到控制,非增生期会很快发展到增生期。患者可诉说眼前突然出现大片黑影、视力丧失,散瞳后检查可发现眼底出现大量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脆弱的新生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血液流到眼睛的中间部分而阻碍视力。疤痕组织也可能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会使它从眼睛后方分离,将可能发生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失明。新生血管的出现是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标志。

怎样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由于早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因此1型糖尿病确诊后,即便视力是1.0也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倘若一切正常,应每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一定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五六年后才被查出,此时视网膜可能已经有病变,因此这部分病人更应及时检查,定期扩瞳检查眼底。

有条件的医院还配备有眼底照相机,把每年的眼底情况用照片保留下来。必要时可以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这种检查是通过静脉将造影剂注射至患者体内,同时通过特殊的眼底动态照相机,记录下视网膜血管的情况。这样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用肉眼无法识别的隐形病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一旦出现这种病灶,患者眼底的病情往往会发展迅速,加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非增生期向增生期发展。只要患者没有过敏体质和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佳等情况,都应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该项检查。造影检查一般一年随访一次,如果造影发现眼底有无灌注区或者新生血管,就必须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如果出现眼内出血,甚至眼底都无法看清时,就必须通过眼科超声波来判断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有无视网膜脱离,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

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根本的措施。因为,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关系极为密切,当血糖控制不佳时,视网膜病变发生早、发病率高、病变程度重。有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后有80%以上发生了视网膜病变,而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巨大。控制好血糖水平,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进展,甚至终身无需治疗。其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病人,也是治疗糖尿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在重视控制糖尿病的同时,也有一些针对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和一些传统中药等。

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如果发现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就必须做视网膜激光治疗。即把激光光束聚焦在视网膜病变组织,以封闭渗出、出血及新生血管病变,改善正常视网膜血流的供给。一般局部光凝目的主要是封闭视网膜局灶性的无灌注区,阻止其范围扩大;全视网膜光凝,是在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后所做的范围更大的光凝,其目的是破坏患病的组织、阻止视网膜病恶化。一般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需分4次完成,2次治疗之间间隔1〜2周。事实上,该治疗方法可以将严重的视力损伤减少60%。晚期增生期病变可口服或注射促血块吸收药物,等出血消退后能看清眼底时,再予以激光凝固治疗。眼底激光治疗后3个月要复查眼底荧光造影,以判断其治疗效果,如果无灌注区扩大或者发现别处的新生血管必须再补充光凝治疗。

少数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包括一些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会因为眼睛内部大量出血而失明。现在,眼科专家可以去除眼睛中间部分的血液和疤痕组织,这项手术称为玻璃体切除术。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后,病人通常可以看得很清楚,并且可以自由走动。有些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好的病人可以重新阅读或驾驶。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挽救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4怎样避免糖尿病发生病变

糖尿病疾病带来的伤害糖尿病患者生活中不要忽视,糖尿病病人生活中不要忽视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出现甚至在严重的时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的,糖尿病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的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综合防治措施。

1、对有植物神经病变患者应注意:对胃张力下降者:应少量多次进餐,并配合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对顽固性腹泻者:可用止泻药,也可用中药附子理中丸等药物。对膀胱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按摩,每天3~4次。对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注意在起床或站立时要动作缓慢,避免猛起身,猛站立。

2、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3、如果有感觉神经受损伤时应特別注意:当患者洗澡,洗脚时,最好让家人先试一下水温,确定水温适宜后,你再用水,以免水温过高而烫伤。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之冬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手双脚,因对冷和疼的感觉减退,会导致四肢冻伤而无察觉。每天睡觉前仔细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四肢,若有损伤或感染,应及时处理,不要延误。清晨起床时,检查鞋子,确信鞋内没有异物后再穿,不要穿拖鞋、高跟鞋,而要穿鞋底松软的鞋子。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穿紧身衣,紧身裤袜,以减轻磨擦的疼痛,而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以上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措施的介绍,专家提醒:当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感到疼痛难忍时,应该听医生的意见,不要随便服用镇痛剂,要知道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非常重要。

专家提醒:糖尿病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目前针对糖尿病,普通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不要盲目求医。对于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以免加重病情导致疾病恶化,后果会非常严重。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方案

糖尿病在眼部有许多合并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的出现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其食疗法也格外关注,那么有哪些好的食疗法呢?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方案:

三七山药粥:三七5克,生山药60克、粳米60克、酥油适量,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药去皮为糊后用酥油炒,令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内拌匀,可作早点食用。 功能:润肺健脾,益气固。适应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咽干,食欲减退,腰膝酸软,大便于结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兼见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胖有齿痕或舌质暗淡,苔白或干,脉沉细无力。

葛根粉粥:葛根30克、粳米50克。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管,具有温和的降血压作用。适应证: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藕汁饮:将新鲜嫩藕l节洗净,捣烂榨取汁,适量饮用,连服7~10天。作用清热生津,凉血散瘀。对DR眼内反复出血而积血难散者尤为适宜。

糖醋元参鸭:将鲜藕1节洗净,切成小薄片,鸭子1只去毛及内脏,煮熟捞出切块,元参50g和藕炒至七成熟时合入鸭肉,放入糖醋等调料适量。每日1次,连服7~10天。可凉血止血,散瘀明目,是DR患者之佐食佳品。

生地饮:鲜生地250g,三七粉10g。将生地洗净,捣烂如泥,榨取汁,加入三七粉和匀顿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作用凉血止血,和血散血。是治疗阴虚火旺眼底出血之佳品。

炒木须肉:黑木耳10g和黄花菜10g用温水浸泡开,洗净,木耳撕成小块,黄花菜切成小段,鸡蛋一个打匀,瘦猪肉30g切成小薄片。先炒鸡蛋取出,再用爆火将猪肉煸熟取出,然后将木耳和黄花菜煸炒后,加入鸡蛋、肉片、调料,同炒即成。作用养血滋阴,凉血止血。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证,可见眼内出血,口咽干燥,目涩等症。

兔肉馄饨:将兔肉lOOg,洗净剁成肉末,放人鸡蛋1只,加豆粉、味精、盐、葱等调匀,按常法包成馄饨。正餐食用。可以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出血,胃热呕吐,便血等。

枸杞叶粥:用鲜枸杞叶100g洗净,加水300ml,煮至200ml去叶,人糯米50g,再加水300ml,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食。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可辅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虚劳发热,头晕目赤,夜盲证。

地黄粥:用新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备用,南粳米50g,冰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ml,煮成稠粥后,将生地汁兑入,改文火,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稍温食。可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辅治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热病伤津所致的烦躁口渴,舌红口干,虚劳骨蒸,血热所致的眼底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及津亏便秘等。服用本粥时,忌吃葱白、韭菜、薤白及萝卜。另外,本粥不宜长期食用

香菇烧豆腐:将嫩豆腐250g洗净,切成小块,香菇100g洗净,与豆腐同入砂锅中,放人适量盐和清水,中火煮沸,改文火炖15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可食用。适量服食,不宜过热。可以清热益胃,活血益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的出现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

如果觉得《糖尿病晚期患者视网膜易发生病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