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时间:2022-05-25 05:07:10

相关推荐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一般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均常规要求作眼科检查,有些患者对此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得的是内分泌疾病要看眼科?糖尿病与眼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是发

1糖尿病最好定期检查眼底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因为患上糖尿病而影响到他们的眼部健康,可见糖尿病是一种特别可怕的疾病,一旦发病就会带来很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患上糖尿病以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眼底才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糖尿病眼病有哪些?

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与高血糖关系最密切、最常见的类型,由微血管病变引起,与遗传因素、糖尿病长病程、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差等因素都有关系。

2、白内障:据眼科专家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可能由于晶状体的葡萄糖含量增加,渗透压增加,晶状体吸收水分,渗透压增加,晶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变形和浑浊,影响了警惕的透明度,遮挡了视物能力,就形成了白内障。大多数糖友白内障成熟时间与普通人一样,一般长达几年,也有少数糖友白内障成熟时间只需半年左右。

3、青光眼:糖友发生青光眼的几率可能为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与青光眼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青光眼发病原因也各不相同。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灌注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高血糖状态下晶体发生肿胀,导致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重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终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眼肌麻痹:主要是由于颅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中主要是动眼神经核外展神经受累引起眼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引起病变最常见。

5、视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常见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整体来说,该眼病发病率较低。

糖尿病人要定期查眼底

在糖网早期,患者并没有典型症状,视力下降也不明显,很多患者都以为自己只是患了老花眼或近视眼。专家强调,正是因为糖尿病眼病现形晚、病人无感觉,所以后果才非常严重,治疗非常困难。

专家建议,只要一确诊糖尿病,马上就要查视力、测眼压、查眼底,看其视网膜上是否出现微血管瘤。而且保证每年一次检查,这是目前尽早发现糖网最有效的方法。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一旦眼前有黑色漂浮物、蝌蚪、蜘蛛网,要马上就诊。

综上所述,大家非常清楚的了解到了糖尿病的相关注意事项了,在患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眼底,因为糖尿病严重的话是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并且还会导致眼睛出现失明的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关注糖尿病这种疾病。

2什么情况要考虑查糖尿病?

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到糖尿病发生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1)有糖尿病家族史且40岁以上者。

(2)特别肥胖或消瘦者。

(3)体重减轻而找不到原因,特别是原来肥胖,近来体重减轻者。

(4)有多饮、多尿者。

(5)易患疖痈,尤其发生在疖痈发病率较低季节如冬季。

(6)反复尿路、胆道、肺部或其他感染者。

(7)妇女外阴瘙痒而非滴虫感染。

(8)有感觉障碍、疼、麻等周围神经炎症状。

(9)较早出现白内障或视力减弱者。

(10)间歇性跛行、下肢疼。

(11)下肢溃疡久不愈合者。

(12)浮肿、蛋白尿,类似肾病综合征。

(13)尿潴留、顽固性便秘或腹泻。

(14)早期出现动脉硬化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变(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5)出现酮中毒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等,甚至一开始即出现昏迷。

(16)有分娩巨大婴儿(体重大于4kg)史者。

(17)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羊水过多、胎死宫内、死产者。

(18)有反应性低血糖者。

3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

一般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均常规要求作眼科检查,有些患者对此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得的是内分泌疾病要看眼科?糖尿病与眼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是发达国家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有些糖尿病的症状隐匿,患者往往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到眼科就诊。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亦越来越高。因此,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许多患者最早的眼部自觉症状多为屈光状态的改变,由于血糖增高致房水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其变凸,屈光度增加,病人可突然发生近视,或原有老视症状减轻。当血糖降低后晶状体恢复原状,患者恢复原来的屈光状态,又需配戴老花镜阅读。这种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屈光度改变的特征。

最为大家熟知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随后引起视网膜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是导致视力下降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及严重的一种眼部并发症,约63.4%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此症,其失明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其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亦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单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后者常引起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致失明。治疗的目的是延缓视网膜病变由非增殖性向增殖性过渡,或阻止增殖性病变的进展,或处理增殖性病变的并发症,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是关键。多数糖尿病患者在视力正常时即已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遇到因体检查眼底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对于已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均应常规行眼底检查,并要求患者无特殊症状亦应至少每年复查一次眼底。怀疑或已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患者须作眼底荧光造影,以尽早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的进展。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一个反映,眼部病变的程度代表了全身微血管病变的发展程度。因此,在糖尿病初发期如何控制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其意义不仅在于防止失明,对延长患者生命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使大面积区域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产生新生血管因子,除使视网膜形成大量新生血管外,还可

使虹膜上产生新生血管,即虹膜红变。继之因大量新生血管堵塞房角使房水外流受阻,患眼眼压升高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中的一类),而加快了患眼的失明,有些患者甚至在失明后,由于无法控制青光眼的眼压而被迫摘除患眼以减轻痛苦。

近年来研究认为,由于血糖增加、晶状体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致其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葡萄糖被转化成山梨醇,山梨醇在晶体内堆积,使其渗透压增加,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产生浑浊。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两大类:一种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患者,其症状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似,但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率较健康老年人高,且发病年龄也较早。另一种典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较少见,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其特点是发病迅速,发展快,可在数周或数月内发展到全浑浊。此类白内障治疗与老年性白内障相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血糖得到控制时手术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出现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从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而致复视。较特殊的是糖尿病患者动眼神经麻痹时瞳孔常不受累,眼球运动一般可在1~2月或更长时间内恢复。有时糖尿病患者可伴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此外糖尿病还可引起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角膜知觉减退等并发症。因此,对各类糖尿病患者均应定期作眼科全面检查,一般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结膜、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的检查,特殊项目包括眼底荧光造影及照相,以了解眼部并发症的程度,并适时对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进行治疗。控制血糖、血压,降低血脂,对减轻眼部并发症亦有一定帮助。

4定期筛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很多人都应该治疗,糖尿病在短时间内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糖尿病长期不治疗那么很有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生命危险。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令人非常恐惧的病症,会令患者视力模糊、行动不便、甚至经常昏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非只是血糖升高这么简单,因此,患者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必要做定期筛查。

心、脑、肾、眼、神经是并发症重灾区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和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

糖尿病专家解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酸中毒。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梗塞、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足等;还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

因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除了心、脑、肾、眼、神经等重灾区以外,糖尿病足病导致的截肢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定要重视这些并发症并定期去医院检查。

尽早发现并发症定时做筛查

专家说,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还要保持血压、血脂正常,做好监测,每年1~2次全面复查,尽早发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针对慢性并发症的一些检查项目,马瑜瑾建议,病人每年去眼科就诊,看看有没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出血等眼部病变;肾脏主要是做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另外,病人就诊的时候要量血压,必要时可做心电图,病人要注意自己有无手脚异常感觉。

因此,生活中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要做到早期发现,定期筛查。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好定时饮食,均衡搭配,不偏食,不喝酒。出现相关症状尽早到医院就诊,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

5孕妇糖尿病何时筛查最好

什么人都是很难逃离糖尿病这种危害比较大的病,尤其是孕妇糖尿病的出现患者是要积极的筛查的注意了解糖尿病的检查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这要引起糖尿病患者的注意,那么,孕妇糖尿病何时筛查最好?下面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一下。

糖尿病专家介绍,正常妊娠而无高危因素者应在孕24-28周采血化验筛查;而高危因素人群首诊时就应接受筛查。

高危因素包:高龄,孕妇年龄超过30岁;身材矮小,身高矮于1.59米;孕前体重超过60kg;孕前体重增长过多;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吸烟史;妊高症或有既往有不良妊娠史。高危因素孕妇,如第一次筛查正常,应在孕32周复查。

糖尿病筛查前该注意的事

在做孕期糖尿病筛查(简称糖筛)前几天要控制糖分和水果的摄入量,检查当天要空腹,早晨不能吃东西、喝饮料、喝水,要查空腹血糖。

测试结果显示,a如果≥7.8mmol/L(或140mg/dL),则说明筛查阳性,需进一步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有无妊娠糖尿病。

温馨提醒:上面就是专家对糖尿病筛查工作的解答,望糖尿病患者能够对这种病的出现及时的处理好,积极的注意好应对,祝您早日康复。

如果觉得《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眼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