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的死对头

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的死对头

时间:2022-10-24 14:22:25

相关推荐

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的死对头

潮州城是闽、越、畲中枢

一、《山海关·大荒经》载:“有荣山、荣水①出焉。黑水②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③,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释①:荣水,发源于木马山,今汀江韩江,荣字的象形,是一只“木马”,甲骨文“四方凤”南方凤的象形,也是一只“马”。“马”凤表示“百越”,汉代把“百越”理解成多个越,乃悟不出夏代大迁移大融合的背景。《说文解字》:“夏执玄戉”,只说到皮毛。而小篆“夏”字,就说到了点子上:戉是基,濮是中枢。

释②:黑水,起源于记煤区河水,后用于描述地下河,泛指地下水。凡是有地下水系和暗泉之地,《山海经·大荒经》都记载为“黑水”,与地上“水”同时存在。后世文献多谬解。

释③:“有巫山者”,巫,二人在陡岩上,武夷山,武夷兄弟二人山。有武夷山的人,抓到西飞黄鸟,放到武夷山上,引玄蛇入山门。这就是“闽”字的由来。潮州城是闽之南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闽是引蛇入门的人,百越是夏代移民。

二、潮州意溪的南武山,是入“闽”之山门。引蛇入山门之后,就到潮州金山城高地: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④,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⑤,黍食,使四鸟⑥。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⑦,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⑧,南旁名曰从渊⑨,舜之所浴也。”

释④:“大荒”是大范围低洼地变为荒野滩涂。不庭山上四方渊“南属大荒”,与唐代潮州城“州南几十里,有海无天地”的记载吻合。“不庭之山”,不开门之山,说明此山半掩山门,阻拦了河水,抬高了水位,河流在此转向东,水流湍急。《水经注》:“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城),东历揭阳县(城),王莽之南海亭入海。”就在此处。“入南海”不是“入海”,而是进入南海国王城。

释⑤:“三身国”是三山之间的城邑聚居地,起源于姚姓。《山海经》东经、南经、西经都有“三身国”,这是“四方凤”甲骨文所刻录的迁移过程,用人物辈份证明先后,时间差证明迁移。这里竹竿山、金山、韩江三山相连,隋唐有“三山国王”传说,有“万古帝王钦”题壁,有韩愈祭拜石碑,“或言即三山国王”的记载,北宋有王汉《金山记》“夏灵赫曦,傍无以芘”、许彦先《舜井断碑》:“舜子井泉谁记古”,有钱冶的“井邑浮埃断”,南宋潮州通判廖德明云:“吾夫子亦以文献不足,不能证夏商之礼……”等等,现有“金山古井”与之对应,就是《山海经》“不庭山”上的“四方渊”。

释⑥:在这里,出现“黍食使四鸟”之人,黍食,显示这部分人刚南迁,而这些有“使四鸟”特技的人,又变为《西经》的“谷食”“先民之国”。这揭示的,是当时迁陟融合从北到南,又转西的过程。正是甲骨文“四方凤”所载。

释⑦:“北属黑水”,可看出《山海经》描述的是地下水系。“黑水”用“属”描述,说明黑水是暗流。不庭山上“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作者解释其地下水源来自上游高处煤区的地下水。可知当时的“不庭山”比现在高,让编撰者联想到上游高处的,是来自高处的梅潭河。宋代10,王汉移金山香火,过于韩山后找理由:“山以仙名,水以龙灵,不在乎高深也”。佐证当时的金山比韩山高,王汉才需多此一说。

释⑧:“少和之渊”,“少和”是塘鲺,是热带亚热带鱼类,本地人称为划鼠,都有搅拌河泥之意。唐代形成鳄鱼窟,是鳄鱼也喜欢泥潭,今天河内湖,位置相吻合。

释⑨:“从渊”,金山坡上,广济桥浮桥处下方。今凤凰广场一样的大泉眼,现代都无法封住的泉眼,古人更无法在广济桥立墩,也是“少和之渊”的“从渊”。金山上的“四方渊”“属黑水”。坡地上的“从渊”,水从“少和之渊”渗透过来。说明“从渊”的水虽在低处,却没有“四方渊”那么大,这些记载都相当准确。到了唐代,从渊,就变得和骊道元《水经注》的“鸭湖”一样了。这也就是方洽《思古亭记》说的:“潮阳古垒,旧传地居鸭湖”。“韩愈刺潮 ,治在鸭湖”等说法的根据,都是金山坡地的地下水系。

3200年前,又有商末移民在金山高地入“闽”。闽民和商移民就融合了,创造了畲族。甲骨文“犬侯叶王事”,即狗头族之源,漳州华安仙字石刻,是《山海经》三首国界碑石,上刻“三首蛇”,代表三山之间的闽,“三首凤”,代表三山之间的商朝移民,盾牌表示营地界,后演化成畲字。相传畲族的“刀耕火种”,是营地垦荒。“三首国”从金山韩江流域至华安仙字石刻,见证上古民族大融合。这就是浮滨文化。

时至今天,“闽”还是闽、“畲”还是畲。唐代以前,竹竿山、金山、韩山三山相连。八千多年的南岛人是原驻民,生活在陆桥时代,六千年前以后的陈桥人,是贝丘时代,经凤山、竹竿山直达韩江古出海口金山聚居地。夏代移民是越,商代移民是畲族。《山海经》夏代称“不庭山”,商代称“三天子嶂山”,春秋称“南禺山”。

说闽、越、畲是土著,显然是“族谱”不靠谱。潮州城是闽、越、畲中枢,是中华文化的重建组成部分。

原创:潮州·中国丝绸之路的起源

一、4200年前,《山海经》记载的潮州:

①韩江源:“有荣山,荣水出焉”。

②韩江支流:“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③竹竿山、金山:“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山海经·海内经》:“帝舜(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甲骨文“垂”字,是受桑葚启发的字,“倕”就是“梭子”的意思,“巧倕”,就是用梭织丝的人。桑葚,潮州话还是:桑垂。

④金山古井:“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

⑤广济桥浮桥处:“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⑥红山:“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二、3800年前,《山海经》记载的潮州:“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闽西,是武夷山西韩江源,海北,是韩江古出海口。

三、3200年前,《海外南经》记载的潮州:“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周饶国在东”。

四、2600年前春秋《南山经》:“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

《东一经》:“竹山,錞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

注:恶溪古出海口为南东界,南岸即南禺山、南山,东岸即竹山、东山。激水,指韩江湍急的流水。

魏晋骊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最东河流:“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国,东历揭阳县,莽之南海亭入海”。

潮州对应的部分地貌解释:

①汀江、恶溪被载为南流江“荣水”,舜帝从北向南顺“荣水”而下,经巫山(武夷山),黑水(梅潭溪),抵达“荣水穷焉”之处的“不庭之山”,即竹竿山和金山。

②金山被载为“不庭之山”、三天子障山,解释了金山对荣水的作用,是关门之山,是入海口,故称“不庭之山”和“三天子障山”。

③金山古井被载为“有渊四方,四禺皆送,北属黑水”,古人解释其地下水源来自上游煤区的黑水,就是地下河。可知当时的金山有多高,让古人联想到金山上的泉水,来自上游高处的梅潭河。

④河内湖被载为“少和之渊”,“少和”是塘鲺鱼,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潮州人俗称“划鼠”,“少和”是搅和河泥的意思,也是潮州话“划”、“搅”的意思。唐代“少和之渊”变为“鳄鱼窟”,都具备地貌延续性,是天然瓷泥池。

⑤广济桥浮桥,今凤凰广场一样的大泉眼,古人才无法立墩,被载为“少和之渊”的“从渊”,“舜之所浴也”。金山上的“四方渊”“北属黑水”,那么金山坡地上的“从渊”,就是“少和之渊”的“从渊”。这和骊道元《水经注》对“鸭湖”的定义是一样的。“韩愈刺潮 ,治在鸭湖”,也就知道唐代以前潮州城的位置。

潮州城南岸的《山海经·大荒南经》:“娥皇生三身国”,东岸的“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这些是夏代南迁部落。

《海外南经》:“羽民在其东南”,即《南经》的东南。这些是周代商朝难民,即浮滨文化遗址。羽民,是商朝的先祖,也是畲族的祖先。

周人自称是夏朝后裔,周人祖先在夏朝担任农官——后稷。夏朝灭亡后,周人西迁,辗转于戎狄之间,最终还是在渭河上游定居下来,继承祖先的事业,发展农耕。

据《山海经》记载,夏代“使四鸟”部落,随舜帝南迁,又西迁,北上,辗转于戎狄之间。最终建立周朝,“使四鸟”变成了周礼“使四鹄”。这些也是甲骨文四方凤记录的迁移过程。

《大荒南经》南迁的羽民和卵民,是蚕蛹化蝶。卵民最终因蚕毂变“玄鸟生商”。

江西新干出土的所谓“玉羽人”,实是蚕蛹,是夏代的卵民遗物,不是周初的羽民畲族,浮滨文化遗址出土陶轮。是人工织丝产业化的象征。汉南海国南武侯,名就是织,织丝的织,意溪东有南武山,南武岽。韩江流域,几千年来都是桑蚕生产基地。这些证据,不仅证实《山海经》的真实性,也证明潮州唐代以前的历史。

《郡国志》曰南海国:“稻得再熟,蚕亦五收,煮海为盐”。

韩愈贬潮也提到潮州养蚕业:《奈界石神文》:“官则置立室宇,备具服器,奠饷以时,淫雨既霁,蚕毂以成,织妇耕男,忻忻行行,是神之庥,庇于人也”。《祭城隍文》:“清风时兴,白日显行,蚕毂以登”。《祭大湖神文》:“祈于大湖神之灵曰:稻既穗矣,而雨不得熟以获也。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岁且尽矣,稻不可复种,而蚕不可复育也。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

显然,羽民、卵民是中国养蚕业的鼻祖,也是潮州人的祖先,韩江古出海口,4200年前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原点起点,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山海经》终极破解·潮州篇

一、潮州“干澜式”建筑遗址

潮州人是五千多年前陈桥贝丘时代部落,也是黄帝时代北方狄凤、夸父,即大人国、赣巨人等构成的羽民、卵民后裔。西湖山等处的仙人脚印,是夸父部落留下的“足迹”。海角山、竹竿山、陈桥、池湖、枢纽等处都有同期的贝丘遗址,枢纽的木桩,池湖的独木舟,陈桥人大量磨制的动物骨器,鱼骨针,独一无二的陶器,都是围绕韩江口“不庭山四方渊”的干澜式建筑的居民使用的。详见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广东潮州贝丘遗址》报告书。这些遗址,都属金山高地金山古井“地下泉水”范围。四千二百年前,帝俊(舜帝)娥皇南迁,改变了一切,《山海经》有详尽记载。这个半弧地形一直延续到唐代,宋初1067年地震,黑水裂变成韩江,才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

“城以盛民也”,邑又总是与井构成井邑,城邑是文明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城市变迁是人类生产活动变化的反映。潮州城,就是这样来的。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山海经》,完整记录了潮州城形成的过程,使潮州人有机会走进《山海经》考证过的历史。城邑史可信度显著增加,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变得丰满、鲜活和生动。

韩江古出海口西南岸,自古由一列山,阻挡南下韩江水逐步转东,并最终“东历”,使其成为南海和东海的自然分界线。这列山,《大荒经》时称不庭山、《海内经》时称为三天子障山、《南山经》时称南禺山。《海外经》时是对岸的南山,意为《东经》区域最南之山。其中,不庭山是水源山金山。北宋潮州知州王汉称为夏灵赫曦,海阳县令钱冶称为井邑浮埃,广南东路计度许彦先称为《舜井断碑》。三天子障山是竹竿山,南禺山是韩山、黄金塘山。

由这列山形成的梅江韩江,勾勒出山的走向。《水经注》这样记载:“涅水屈北入员水,员水由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东历揭阳县,莽之南海亭入海”。屈北又东南,再转东,正是这列山的走向,《山海经》所载,与《水经注》的水是对应的。不庭山、障山都有阻挡江水之意。南禺山有东南界山意义,员水是《水经注》南部最东的河流,也有东南转东的记载,互为佐证。此列山向东延伸,也是“南极”,就是南澳岛,大陆沿海上的《南次三经》东端是南禺,南海上的最东岛屿是南极,东海上的最南也是南极。故《大荒南经》的“南海渚”,也是潮州城不庭山的“不廷胡余”。

《大荒经》的精妙之处,是记载山水确定范围,各经的先后分置,是时间线,不同方位的山、水、人、部落同名,是在暗示移动迁移。《大荒南经》记载地下河“黑水”和地上河“荣水”,是在确定聚居地潮州城周边范围。不庭和“不廷胡余”,则是在道明不庭山“南方凤”的更替。环环相扣,只有潮州地貌和位置能够完全吻合。

二、“荣水、黑水”限定潮州城范围:

《大荒南经》:“有荣山、荣水出焉。 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从上文可知,荣水出,到荣水穷,是两个山,汀江源木马山,韩江出海口金山。在《海内南经》记载为:“闽西海北,三天子障山”。接着就有黑水,黑水与梅潭江同源,是金山古井不庭山四方渊的水源,也可以说是地下沟壑的开始,不庭山四方渊“北属黑水”点明此意。“荣水”在不庭山下“穷焉”,是没有直接入海,即今意溪镇。

不庭山四方渊记“南属大荒”,大荒是水浸平原。有地下水冒出,故可观察到,且是南向的。“黑水穷焉”之前记载的,都在地下河“黑水”的范围之内,是共饮不庭山泉水的部落。“甘水”的甘,是甲骨文南字的下部分加一横,是南山的水,也在黑水范围。所以荣水、黑水、甘水涉及的范围,就是潮州金山周围。也就是金山高地形成的古岸线聚居区。也是贝丘遗址围成的区域。

“黑水穷焉”之前的“羽民”、“卵民”、“季禺”部落,在金山东南,即枢纽、池湖、陈桥、凤山、竹竿山之间,陈桥人遗址大量的骨针骨器,与周边省份不同的陶器,说明是南迁的。“黑水穷焉”的不姜之山,就是今“乌洋山”。

这片大荒,唐代称大湖,韩愈风尘仆仆刚到潮州,就委托陪同前来的潮阳县令代祭大湖神,大湖就是今天的韩江三角洲。不庭山四方渊“南属大荒”,韩愈《泷吏》说的“州南几十里,有海无天地”。潮州唐城坐北向南。韩江下游由地下河断裂形成,末形成之前,广济桥以南有地下水(黑水)冒出,春秋时变成间歇泉,唐代时变成鸭湖地貌。

南宋方洽《思古亭记》称:“韩愈治观,旧传地居鸭湖……”站在“思古亭”上,能“南望橡木,右顾鸭湖……”五千多年前潮州的“干澜式”建筑,就在鸭湖远处的南流小溪傍。

原创论证,请勿转载!

作者:颜学伟

4月

潮州文化是古闽文化的源

潮州是古闽中心,闽南人是潮州城为中心的南海民,是《山海经》、古闽人、楚秦汉南海城、古瀛州、江帆山市唐宋城。潮州的每一段历史,都值得书写,每一段历史,都将令全世界震撼:

①、《山海经》记载的华夏史五千年以上。潮州城邑史也有四千二百年以上,远古有井就成邑。“四方渊”是潮州城的“夏灵赫曦”、“井邑浮埃”、“舜井断碑”。是潮州的城邑之魂。古闽,是闽南之母。

②、潮州人是存在四千二百年的“古闽人”。海南、粤西的“闽南人”,是古闽人的“不廷胡余”。“不庭山”和“不廷胡余”的关系,揭示古闽人的历史:韩江(荣水)汀江(黑水)交汇处之南:“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黑水(汀江)之南,“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渊四方”。娥皇占领“不庭山四方渊”,建立“三身国”,原“不庭山”的“因因乎”、“夸凤”,都被赶到“南海渚”。南海上的岛屿,都是“不廷胡余”。这是四千多年前舜帝对南海诸岛有效管辖的最早记载。舜帝是因为管治和协调“南海”而逝于苍梧。《史记》记载的舜帝“南巡”,实质是舜帝在“南海”范围内的治理行为。这一时期,就是“不庭山”为中心的“舜夏”,“夏寺”是祭祀中心,“中夏”是舜夏之“中”,就像“南海之中”的舜帝陵。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意思是:南海渚的人,已归附不庭山,原大人国首领被囚,南方凤被囚,夸父也被贬为素民。这是处南极的凤更迭。“出入风”是出入凤,是凤更替。是人物形象,而不是天文现象。潮州话还有“数有出入”,“出入”有“不一样”之意。

③、畲族,《山海经》记载为“冠带”,《逸周书》记载为“剪发纹身”,都是讲究装扮之义。畲族,一部分本是商朝贵族。古闽和畲族共存3000年以上,畲族是“亦越之世”,闽与畲很少通婚,是因为闽的祖先是羽,是中原移民,畲的祖先是菌,是原驻民。闽畲的历史证明,方言是母语,需要血缘联亲才能缓缓形成。

④、“汉南海国王城”是南禺城、海阳城。百越中的古闽,就是4200年前的夷夏之俗。从方言现状来看,潮州和福建是上古音,福建是南海民(包括闽畲两族)汉代填充的,宋元移民止于客,历代移入潮州的闽南移民仅仅是返祖:无舌上音和轻唇音,学不象普通话。

⑤、晋隋的潮州是古瀛州和义安,东津虎头暗示唐宋的潮州是“江帆山市”,是卧虎藏龙之地。潮州城集夏商周楚秦汉唐宋元明清今于一身,潮州人的扶桑树,就是长满“桑垂”的桑树之母!上古的扶桑语言,就是潮州人的根。

巫玄戉闽畲越客的由来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巫山者西行,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意思是武夷山的原驻民向西迁移,帝俊、舜帝的人,被黄鸟指挥,从各个山门进入武夷山。武夷是兄弟俩,巫字的象形,就是崖上的二个人。由此后世产生“闽”这个族称,延续氏族有三身、三首、三骓,归属娥皇三身。《逸周书》称“十蛮”。商败以后,一部分商部队和犬侯多子族逃难潮州,与一部分“三首”融合成畲族,二千多年前就有“冠带、剪发纹身、亦越之世”的称谓。闽畲在潮州和东南沿海共存3000年。

《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有人三身”,指身兼多部落首领。“不庭山”,就是龙川的涅水和木马山的黑水出海口三天子嶂山即金山的夏代名。

越是汉代根据“戉”而改称的,《说文》还称“夏执玄戉”,意为夏是玄戉时代,玄是帝俊部落,此时舜帝没有帝称,属“陟方岳”南迁行为。玄引蛇入山门就成闽,玄戉也是闽、越的别称。

闽一部分基因是仰韶文化的继承者,是陈桥人后裔羽民卵民。后一部分迁移南海渚,仍是不庭山的“不廷胡余”。《山海经·大荒南经》的卵民,是商朝的建立者。简狄蚕卵生契,就是指卵民生商。

所谓的潮汕平原,夏代是潮州城南的“大荒”,唐代是潮州城南的“大湖”,宋代是潮州城南的海(溪口以东),元代是潮州的新生地,明代是潮州城南的田地。客是元代移民,与本地史无关,客家文化大部是借代畲族文化。闽与畲共存3000年,闽是帝俊娥皇后裔,畲是商犬侯多子族后裔。

南海民自古就往返于浙南,赣南,是羽民、卵民正常的生产贸易活动,却被淮南王污蔑为“南海民处庐江者反”。返祖的南海民使用本地文化,又被称为中原移民,是无视东南沿海历史渊源,掩盖东南沿海夏商周历史的罪人。

王冼1064年画的潮州《瀛山图》显示,卧石山以东是一片汪洋。金山还是传说的“海上三仙山”,1077年,广南东路计度画的潮州古城图,也标潮州金山是三山。《江帆山市图》潮州古城图也显示,韩江在金山处“东历”,吻合《山海经》和《水经注》记载。潮州许氏、刘氏唐宋在潮州创祖,最初几代还只能居城外,而唐宋的潮州城,比现存的古城还大一倍。

《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金山在府治北。形如覆釜,高四十丈,周三里,中有小湖”。形如覆釜,也是三山。中有小湖,就是《山海经·大荒南经》四方渊,“南属大荒,北属黑水”,“黑水”就是汀江同源的地下河。根据所载高度和周长,是三山未下沉未崩塌的高度,也是《瀛山图》所画。潮州知州王汉(1012)年《金山记》:“东临恶溪,西瞰大湖”,说明那时的金山很高。符合《山海经》记载的“闽西海北三天子障山”。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第一奇书,究竟奇在哪里?《山海经·西山经》讲述了一位人物—西王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王母娘娘”的原型:“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辙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出,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巧合的是在中国西面的方向,现在的非洲东北部,恰好有一个曾“以女为王”的国家,就是埃及。而且《山海经》中对西王母的描述是“蓬发戴胜”。意思是头发乱糟糟的,带着华丽的冠冕。像不像埃及法老。

如今,随着三星堆的遗址再次挖掘,《山海经》这本古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山海经》神奇的是,书中描写之物正在被慢慢验证,比如书中描述过一种树,叫不死树,为“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戴瞂。”

乍听起来这种描述过于传奇,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存在这种树。但是现在经过考证,不死树的确存在,就是龙血树,它因为能够分泌出血红色的液体而得名,在古代来说是一种中草药,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存尸身不腐的功效,的确能做到“不老不死”。

如今《山海经·东山经》所描绘的四处山脉,已经被美国学者墨茨博士在上世纪60年代证实,就是位于美国中部和西部四条山脉,即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

#我要上微头条#

而且《山海经》还以神话的色彩描写了北极的极夜现象,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这里描述幽都的一切都是出于黑暗之中,因为古人认为这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故称“幽都”。 可见,《山海经》的作者一定亲身到过北极,否则不可能描写出极夜现象。

《山海经》中所描绘的事物不仅正在得到验证,而且还能反过来帮助考古学家考古。

闻名于世的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个祭器坑中发现许多象牙,而今日成都平原又不是野象栖息地。

可是翻开《山海经》便可找到答案。《山海经·中次九经》指出:“岷山……其兽多犀象,多夔牛”。这就指明了三星堆遗址中象牙的来源。也进一步说明,原来在中国是有大象存在的。

《山海经》有很多神奇,也有很多谜团,但他更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我认为仔细研究《山海经》,肯定能得到巨大的研究成果。

在此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山海经》,而且现在全彩插图详解版的《山海经》已经出版问世,书中不仅有详细的解说,还有精美的图画,读起来简单明了,完全能看懂。

读这本书的最大意义是能极大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仅让人受益匪浅还让人脑洞大开,更适合让孩子读一读,这可比看简单的绘本和连环画好多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上方的链接购买,书不是很贵,共4册,不过与朋友一顿饭钱,却值得入手收藏。

巫戉闽证潮州城夏代闽南之门

根据《山海经》可知,凡是有悬棺的地方,《大荒经》时就称为“巫山”,属夏代;《山经》时就称为“天虞之山”,为春秋战国。《大荒南经》能操控蛇的人,是夏代从巫山下来的。巫,就是悬崖上的两个人,后改成武夷两兄弟的传说,称武夷山。巫被称为蛇神,商未的畲族人,就称这里为闽。“闽在海中”,“闽”是门内的蛇,而这个门,就是潮州金山城。

以上这段历史,甲骨文“四方凤”之南方凤,《大荒南经》都有记载,下面是《山海经》原文及注释:

原文:大荒①之中,有荣山②、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③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④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⑤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注①:《大荒经》夏代时,海侵,海平面上升,田地都被水浸变成大荒、沼泽。《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海外经》定位分别是夏商周,同一历史事件,分别有王家、巫师、地理、历史角度记载的。有楚国人记载的,鲁国人记载的,让后代人想破头脑,无法理清。

所以,根据《山海经》寻找历史,只需找出一种记载。笔者依据的是楚王家、巫师、青铜铸造家族编辑记载的《山海经》,也是以公元前6楚国界为《中山经》的地域范围,再分东南西北各经。

注②:“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荣山,就是木马山,荣水出荣山就是出木马山,就是汀江韩江。黑水,就是煤水,就是煤潭江就是今梅潭江,黑水之南是凤凰山,有玄蛇食麈。梅潭江是西流入荣水韩江,古人不可能逆流而上从这进入饶平或闽南,只能通过潮州城进入武夷山东部南门,即是“闽”字有门的由来。

注③:“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巫山者,就是武夷山来的控蛇人,在此用黄鸟把玄蛇引入闽,这也是闽字的来源。也说明潮州城是闽南的南大门。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已经脱离了《山海经》原义上的夏巫操玄蛇,而解释为“蛇种”和“夏执玄戉”。

注④:“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不庭之山,意为河流的关门之山,河流在此入海。有人三身,就是姚姓人居住的三身城人的装扮,“有人三身”,多部落来后演化成“金”字,即潮州金城的来源。又演化成三山,即“三山神”。“黍食,使四鸟”,就说明他们是刚从北方迁移过来的,是少昊的一支。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又称金天氏。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这就是潮州“夷夏之俗”的渊源。

注⑤:“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山上有一泉池,泉水向四方涌出。北边属于梅潭江的水源,南边流入滩涂沼泽。“三身国”城北边还有“少和之渊”即今河内湖,南边还有河内湖水涉形成的泉池,就是“少和之渊”的“从渊”,是舜帝沐浴过的泉池。这个“从渊”,就在金山未沉降,恶溪未南流之前的地下沟壑的泉眼,也是恶溪南流后广济桥浮桥处的深沟壑。《南次三经》记载的“南禺山”泉穴,唐代白居易说的潮州“凤池”,宋代方洽说过的唐代“鸭湖”。

从渊、南禺泉穴、凤池、鸭湖一脉相承,都通过“佐水”东南入海。即今涸溪。这一切,都因1067年地震,金山下沉,恶溪南流,只剩下“舜井断碑”,现代考证成“金山宋井”和涸溪。10潮州知州王汉倡导崇韩,又把金山遗迹“夏灵赫曦”“过于韩山为可纪”,海阳县令钱冶在金山石刻记录崇韩之后的新气象云:“井邑浮埃断,公衙净霭生”,五十年后,广南东路计度许彦先主持重建潮州城,发出了“舜子井泉谁记古”的感叹。庆幸的是,潮州城劫后余生,终于让韩江、广济桥重放光彩。

以上结论见笔者另文:《潮州城良渚一样的存在》及图③清代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根据隋唐古地图画的恶溪和东山位置,以及宋画《江帆山市图》画的恶溪出海口位置,可解开潮州城历史之谜。

再说商代,这里被记载为“闽西海北三天子瘴山”。商末周初,商代犬侯家族协助王家多子族逃难,也是通过武夷山经潮州城进入闽南,形成畲族,《山海经》记载为三首国(城),后演变成凤城,部分人漂流台湾、太平洋岛屿、美洲大陆。这至今也存有实证。

隋朝东阳兵一万多人从东阳到义安攻台,不可能乘船渡海不成才漂流到义安,而是从武夷山入韩江流域造船或补给。因为义安,历来就有畲族先辈漂流台湾的历史。故隋朝东阳兵才舍近求远选择义安郡攻台。

东南沿海荒芜是沿海海平面上升形成的,周文化片面渲染造成的。其实,秦朝字体小篆,源于秦王家先祖。其夏字的构成,就是百越和百濮,可惜楚灭了,不久秦也被汉灭了。我们对《山海经》和小篆字的了解就断代了。《说文解字》是汉代的,已经是周文化的延续,完全继承齐家文化衣钵,已不能正确解读东南沿海的夏代史。

《山海经》·潮州城·羽民国·畲族

甲骨文四方凤和《大荒经》,都是记载夏代迁移的。《禹贡》的“大禹治水”,《史记》的“舜帝南巡”,隐藏的,正是夏代大规模迁陡的真相。

《山海经·大荒经》的主要部落是迁徙的,故不同方位有同名,读者需自己分清。同方位的地名是变化的,但地名涵义还是延续的:“不庭之山”、“三天子障山”、“南山”、“南禺山”分别是《大荒南经》、《海内南经》、《海外南经》、《南山经·南次三经》各时代记载的同一个山。

逃难《南经》的部落,其后裔散落《西经》地域,《大荒南经》记载的羽民国,是南迁的羽民。不包括《大荒东经》(前2100-前1600)的王亥。王亥是迁徙后被杀害的。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夏朝时期商丘人,他是商族的第七任首领。

《大荒南经》记载的,都是南迁部落:“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意思是穿羽戴毛,鸟崇拜。这个部落,是商族先祖,王亥的祖先,和“三身国”、“使四鸟”等部落以及巫师一样西移,“三身国”迁到《西经》的“夏后启北”,“使四鸟”迁到《西经》的“谷食使四鸟,先民之国”。闽山巫师迁到西经巫山。而羽民几百年后推翻了夏桀的夏朝。

《海外南经》已经是周初:“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比较详细记载羽民国,并且明确了方位,这个时候,羽民部落,已经做为败于周武王的商代难民,逃难于东南沿海。包括犬侯多子族,变为畲族等部落。这就是羽民国和畲族的渊源。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楚国文化,大部分是继承商文化的。《归藏·启筮》、《博物志·外国》、《淮南子》等都有相同的叙述。商族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

现代分别在江西、番禺、云南、东南亚一带,发现羽民遗迹。已经是周朝的商代遗民,不是夏代的羽民。其中江西新干的则面玉羽人为最早,最有可能是夏代的。江西吴城、牛头城遗址和大洋洲遗址三个考古发现放在一块,初步证明了远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就在今天江西这块地方,存在一个以老虎为图腾,有着相当规模的原始国家,商代的虎方国。

侧面玉羽人不可能是虎方国的,是附近部落的礼品或缴获商朝战利品。夏代羽民移动轨迹,也是从百越转移到百濮的过程。

吻合舜帝葬于鸣条、苍梧的记载,吻合舜帝时百越、百濮构成夏字的融合史。特别是百濮,是最继承羽民其“隹”的内涵的。夏代的羽民南迁西移融入了百越、百濮,又推翻了夏,商代的羽民又逃回东南沿海,又开始了漂洋过海,才有羽民舟上漂流图,这和江西玉羽人已经是不同时代。羽民是商末、周代、春秋战国时期,东南沿海影响很大的族群,是东南沿海“少数民族”的共同渊源。

潮州唐代陈元光“万古帝王钦”三山国王题壁,有韩愈祭拜奈界石的记载,有北宋有王汉《金山记》“夏灵赫曦,傍无以芘”的说法,有许彦先《舜井断碑》:“舜子井泉谁记古”,钱冶的“井邑浮埃断”,南宋潮州通判廖德明云:“吾夫子亦以文献不足,不能证夏商之礼……”等等,都说明潮州自古就延续着舜迹的记载。

迁移时形成的“闽”,渊源跟甲骨文四方凤的百越同期,也是在潮州金山城。《大荒南经》舜帝、王亥年代(前2100-前1600年),位置是“闽西海北”汀江韩江流域,巫山由此改为闽山,汉代才改武夷山:

一、在汀江源,(原文:有荣山、荣水出焉)。

二、煤区南,有蛇食鹿一样的动物(原文:“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三、有武夷山下来的巫师向西行(原文:“有巫山者西行”)。

四、遇到舜帝正用药喂养黄鸟(原文:“黄鸟帝药八斋”)。

五、又用黄鸟在武夷山操控玄蛇(原文:“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六、大荒中,有一个不开山门之山,意为两山相连。荣水在这里停留后入海(原文:“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七、这里的人打扮成三个身子,表示姚姓部落,三山之间的聚居地,由娥皇组建(原文:“有人三身,帝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

八、又有一个刚从北方来的部落,加入三身国(原文:“黍食,使四鸟”)。

九、山上有一个淡水池,来自地下水系,一直到南边的大荒里(原文:“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

十、山的北边有个塘鲺池,今湖内湖(原文:“北旁名曰少和之渊”)。

十一、山的南边有“少和之渊”衍生的泉池,舜帝曾经在此沐浴,广济桥浮桥处的泉眼(原文:“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十二、又有成山,泉水在那入海变咸,今涸溪(原文:“又有成山,甘水穷焉”)。

以上是汀江至韩江出海口金山城,只有“不庭山”记载有泉眼淡水源,显示其做为部落枢纽。各南经都可以在潮州找到相互对应吻合的地貌。

舜帝时,潮州城周围除了羽民,还有季禺、卵民、盈民、不死部落。还有“不庭山”三身国的直系,称“不廷胡余”: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这是百越的一部分。

《山海经》记载的古闽和畲族

《山海经》记载的古闽和畲族,是舜帝和商贵族与本地人的融合体。把自己的祖先说成土著、野人,把“百穀所在”的中华民族融合地东南沿海说成未开化、不毛之地,这是汉代以后的事,直到今天,许多专家还是执迷不悟,拿宋元移民说史。《山海经》是二千六百年前楚国人考证后记载的。是楚国人根据周诸侯史写的,包括本地遗迹考证及传说记录。比司马迁的《史记》靠谱得多。

一、《大荒南经》(夏代)记载的粤东闽南:

①潮州(古闽):“有荣山(龙川涅水)、荣水出焉。 黑水(韩江北源汀江,包括地下河)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武夷山)者西行, 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闽形成)。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金山),荣水(韩江西源涅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南迁部落),使四鸟。有渊四方(金山上的小湖),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北源汀江),南属大荒(唐代称大湖),北旁名曰少和之渊(河内湖),南旁名曰从渊(广济桥浮桥),舜之所浴也。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凤山),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古闽前身意溪南山养蚕家族)。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潮州东湖为地下水东终端,古人的记载很准,地质变化时会沿黑水断层,造成恶溪南流)”。

以上记载与《水经注》卷三十七最东河流重合:“涅水屈北入员水,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东历揭阳县,莽之南海亭入海”。

注:《大荒南经》记载韩江流域后,接南一和东一交叉地域向东,再回到沿海南三向西,又回到东南海东端莆田向南。故三饶排在最后。有的版本韩江流域后接沿海向西,不符合《南山经》整体走向。潮州和莆田,是台湾海峡两端,也是《山海经》东南海两端。这是《山海经》两个绝对正确的地望。

②莆田望山阁:“大荒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入焉”。

③台湾丘山:“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④泉州:“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叶皆赤,黄叶白华而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幹皆赤,黄叶”。

⑤漳州九龙江:“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有小人名曰菌人(畲族前身)”。

⑥三饶:“有南类之山,爰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穀所在”(畲族前身)。

二、《海内南经》(商代)记载的闽南粤东:

①闽南:“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

②潮州金山:“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

三、《海外南经》(周代)记载的粤东闽南:

①潮州意溪两岸:“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古闽,养蚕织丝家族)”。

②漳州:“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畲族)”。

③三饶:“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商多子族,畲族)”。

④东南沿海:“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注:以上与《逸周书》记载的正东南部重合,“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瓯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潮州为十蛮之一,畲族为剪发文身的商朝遗族。《山海经》的“冠带”,就是《逸周书》的“剪发文身”。《逸周书》的“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就是凤凰山的石刻残片。三首国界碑石,就是漳州华安仙字石刻。

四、《南山经》(春秋)记载的粤东闽南

①《南三经》潮州韩江南:“南禺(金山)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广济桥浮桥泉眼),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涸溪)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凰、鹓雏”。

②《南二经》尾山莆田木兰溪南望山阁:“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③《东一经》尾山意溪:“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潮州意溪至南山)。

④《东二经》尾山莆田木兰溪东:“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从《山海经》记载可知,古闽与畲的先人存在于4200年前,闽产生于4200年前,畲产生于3200年前,闽与畲共存3000年,语言都没有变成同系,唐晋隋移民是不可能改变古闽语言的。潮州话是上古音系,是古闽话,是沿海农桑语言。就《山海经》记载而言,海南、南海的闽语系,早在四千年前就已经是潮州城的“不廷胡余”。族谱和移民说的,是移民史,与本地历史无关。

《山海经》宋画古城图上的潮州金山

《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金山在府治北。形如覆釜,高四十丈,周三里,中有小湖”。潮州知州王汉《金山记》:“东临恶溪,西瞰大湖”,并没有说错,金山原来“形如覆斧”,意思就是三山,现在剩下的是最小的。北边今北堤还有一个山,王汉《金山记》说的“凤亭”,是建在北山上,能看见“西南”的凤山,说明北山要向北延伸一段距离。且北山分成二边,“初阳顶”在东边,凤亭在西边。金山整体形成一个西面,一个东南面,一个东端和一个南端。浮洋、凤塘、古巷当时都是大湖的一部分,就是西面。因为王汉人在金山的西边,被山阻挡向南视线,自然只说“西瞰大湖”,没有说金山南面也望到大湖。习惯杜撰伪造历史者,免用吹毛求疵。秦揭阳就是杜撰伪造的,史定也不是揭姓始祖,证据确凿,杜撰伪造不了,不要再自取其辱。

请看王汉《金山记》:金城山,境之最奇者也。距州治越二百步,东临恶溪,西瞰大湖,阎闾占其南,垣墉固其北。初得一径从石门东上,方广三十步,左右巨树,惟荔枝为多,始立亭曰“荔枝亭”。上五十步至顶,见一石峨然,出丛薄间,因以峰名之曰“独秀”(注:因为府治在北山之南,故王汉是从东上北山,而不是上现存金山)。北行十步,出大石中,地形孤耸,顾望旷绝。西南凤山对,遂立亭曰“凤亭”。由凤亭东行七十步得一址,前数石尤佳,宜日之初,立亭曰“初阳”。其石之最高者,号曰“初阳顶”(以上是北山东边)。由凤亭西广一百步地如堂,南有石子如望,名之曰“望贤”。由望贤石西连大网跃十步,有石复巨,观者必先,傍无所依,号曰题石网。其下有石宜日之仄,立亭曰“西晖”(以上是北山西)。

陈尧佐《独游亭》的“叠岩堆望”,即是描述王汉登的金山北:余既至,即辟公宇之东偏,古垣之隅,建小亭焉,名曰“独游”。清江照轩,叠岩堆望,几案琴酒,轩窗图书。

这一切,都可以从北宋画家王冼的《江帆山市图》、《瀛山图》、宋代《潮州古城图》上的潮州景物到证实。王洗四幅宋画都是画潮州城,这里就不赘述。

《大荒南经》不庭山“四方渊”,“北属黑水,南属大荒”,是指“四方渊”的地下泉水的源,是汀江同源的地下河,“四方渊”的水最后流向南边的大荒,就是“南属大荒”,这和表述成“黑水”是不同的,黑水是地下河,体现的是泉眼、间歇泉或鸭湖地貌。《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的“不庭山四方渊”。宋代已变成“小湖”。《海内南经》的“三天子嶂山”,“三天子”也是“覆斧”的意思,“障山”,则是和“不庭山”的涵义一致,都是不开山门,阻碍河流转向的山。《水经注》记载的员水,也是“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城),东历揭阳县”的。可见,以上这些地理书籍,都特别记载金山阻碍河流转向这一特征,潮州城也是汉海阳城、汉南海城、汉揭阳城和南海亭。

有井就有邑,有邑就有城,有城就有文化,这是潮州古闽文化。古闽文化如何来的,《山海经》记载:“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东南沿海的上古,有玄巫戉者。即甲骨文记载的“东方曰析风曰協”,析協,就是分析天文地理、生离死别的三大派,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同的。有一说源自三清山,但涂山、黄山、雁荡山、武夷山肯定也是有份的。当然,金山三天子嶂山也是重要的。《山海经·大荒东经》:“来风曰俊风”无解,雅风倒有此一说,俊风就显得牵强,还有“夸风曰乎民”,明摆就是夸凤变乎民,不可能有风曰民一说。甲骨文也一样是凤,实际是“来凤曰俊凤”,说的是东方来了俊帝,是北方南迁的首领,《山海经》的俊帝,其实就是照抄《尚书》的《史记》说的“大禹”。《山海经》也出现“舜”,但没有帝称。正是《竹书纪年》所载:“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即是舜帝退位,夏后总师,“陟方岳”,即是南迁东南沿海。

《楚辞·远游》:“时暧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玄武学的东方七宿,其中二宿就是箕和尾,就是“三天子都”以北、以南的山,也就是说,箕尾山,就是“三天子都”周围的山。此处的山分布如箕尾状,所以称箕尾山,跨中四经,南一经、东二经。俊帝、舜就是玄。特征就是什么都用用“三”字。三山、三身、三首、三骓……所以,引“玄蛇”入山门的意思,就巫变闽。

巫还是闽蜀的人文始祖,《大荒南经》记载:“有巫山者西行……黄鸟于巫山,操此玄蛇”,巫者西迁,重庆巫山变十巫山,重庆大溪遗址就是巫者目的地,基因检测证明O3a3b-M7有一半相同,说明巫畲苗瑶族同祖,自古互通。《山海经·大荒经》二千六百多年前考证后的记载准确无误。帝俊南迁,巫者西移,黄鸟操蛇入山门,巫山变成闽山。娥皇不庭山三身国,就是古闽之源。闽的南门入口在潮州地域。其聚居中心就是不庭山、三天子障山、覆斧山、金山。

《说文》载:“夏执玄戉”,意思是夏有“戉”元素,小篆字“夏”字,拆开是百戉、百濮。孟子(前372~前289)《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其实也是写舜帝南迁。

如果觉得《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的死对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