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预防儿童糖尿病从遗传预防开始

预防儿童糖尿病从遗传预防开始

时间:2018-07-30 22:11:04

相关推荐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治疗同样需强调饮食、运动,其次是选择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终身选择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可选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1儿童糖尿病能治愈吗

一般儿童糖尿病需终生进行治疗,不能治愈。因此它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儿童糖尿病的病程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大概要经过四个时期:急性代谢紊乱期,缓解期,糖尿病强化期和永久性糖尿病期。

一般情况下,从糖尿病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到医生明确作出诊断多在3个月以内,这段时期内,病人可表现多种糖尿病的症状如三多一少、乏力等,称为急性代谢紊乱期。这个时期的病人全部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经过治疗后病人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 可由阳性变为阴性,此时病人即进入缓解期。这一时期病人胰岛素用量减少,经历的时间因人而异,可以是几周到一年多。病人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病人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青春期患儿性激素分泌增加,由于性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也就是性激素可以减弱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用量又可以再次增加,病人的病情也会变得不太稳定,待青春期过去,病人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恢复至青春期前的水平,病人的病情就会变得比较稳定。

上述儿童糖尿病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糖尿病患儿必须进行终生坚持不懈的治疗以维持生命,中断治疗只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可以说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儿童糖尿病如何选择药物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巩纯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另一个药物是文迪雅(国内销售的文迪雅使用说明书上仍标明不推荐儿童使用—本刊注)。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著。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开始的剂量是每次毫克,每日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毫克次;对于体重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毫克次,每日次。儿童青少年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其他药物需谨慎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知新教授认为,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著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新一代的磺脲类(如亚莫利)或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较佳,可使血糖更容易控制,对饮食控制较差的青少年有着独特的优点。但这类药物要在儿童中广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

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药物)能否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还正在研究中,这类药物在长期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确认。

α-糖苷酶抑制剂因其胃肠道反应明显而不容易被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用药需告知

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药指征和禁忌证的掌握自然要比成人复杂的多,虽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表示,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及应用基本同成人一样,但要注意个体化,这只给出了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用药方向,加之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少之又少,大多临床医生在给儿童患者也用成人降糖药时都是根据经验来判断用药,这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医生也要承担相应的医疗风险。

虽然有观点表示“不强迫医生必须完全遵守官方批准的药品说明书用法”,但是万一引起了不良反应且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司法判决的依据是以说明书为准,至于教科书和一般药物手册的法律效力则远远低于药品说明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作为参考。在使用“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时,医生最好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此时最好让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治疗,不得延误。

对儿童糖尿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使病人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具体来讲,就是将病人的代谢水平控制在接近正常的高限,空腹血糖维持在6.7-7.8mmol/L(120-140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接近空腹水平。

通过治疗,在临床上还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患儿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 不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3、 能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4、 使患儿保持正常的生长和青春期发育。

5、 防止发生肥胖。

6、 极早诊断伴发的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7、 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障碍和情绪的变化并给予精神的支持和帮助,解除心理障碍。

8、 长期不懈鼓励病人坚持治疗,使之维持良好的代谢控制,并严格遵守医嘱规定的胰岛素注射量和饮食安排,为患儿建立起规则的生活制度,以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应定期复诊,并定期查餐后两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等,以利于病情的监测和控制。

临床经验表明,儿童糖尿病通过正规治疗,达到上述标准并不困难,但也需要家长、患儿和医生的密切配合,以及长期不懈的努力。经过正规治疗,许多患儿的病情控制得很好,正常的生长发育得以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寿命也大大延长,并能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学习。因此,医生应帮助家长和患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使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达到糖尿病预期的治疗目的。

4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且目前各种治疗手段都已相当完善,所以孩子一旦得了糖尿病,家长也不要过分惊慌,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四个方面。

其中药物疗法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等治疗。90%的儿童糖尿病是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另外10%左右的患儿为型也就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和成人糖尿病相同,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可以服用降糖药等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饮食使患儿的血糖能稳定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运动疗法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由于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终身性的,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等都会给患儿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并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因此精神心理治疗对于控制儿童糖尿病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儿童糖尿病的四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精神心理治疗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用量。因此有学者形象地将这种综合疗法比喻为“四匹马拉一套车”。“四匹马”指的是上述四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一套车”则代表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状况。医生、患儿和家长是驾车的“车夫”。不言而喻,如希望患儿的糖尿病控制得非常理想,必须强调四种疗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医生、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

5遗传的灾难:儿童糖尿病

也许,一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不会联想到儿童。但需要警惕的是,儿童糖尿病正在逐年上升。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多和遗传有关。

在大家的印象中,糖尿病是成人病,其实不然。家住天河直街的明仔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虽然明仔平常胃口都不错,但是一直长的比较瘦。两个月前因为上课期间常常请假上厕所尿尿而被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投诉。随后,明仔爸妈带明仔到附近的广州某医院内科检查,被验出糖尿病I型。据了解,像明仔这样小小年纪就患糖尿病的情况在逐年增多。而今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亦将主题定为“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希望家长及整个社会来关注这种情况。

“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多和遗传有关。”中华医学会会员、广州仁爱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董澜清介绍,与成人糖尿病者多肥胖不同,儿童糖尿病者多消瘦,共同点就是都会出现多尿、多食、多饮的情况。儿童糖尿病发症比较快,症状来得急。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做血糖、尿糖等各项检查,及早判定是否患了糖尿病,及早进行治疗。如果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尤其需要留意。

明仔在检查出患了糖尿病后,董澜清为其进行血糖控制治疗,目前状况良好。而对于儿童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董澜清特别提醒:儿童糖尿病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含糖饮料,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时补充含糖水果、饮料;多进行游泳、慢跑等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儿童有好处;此外,儿童患有糖尿病,应该让老师和同学了解,能够进行适当的照顾。

如果觉得《预防儿童糖尿病从遗传预防开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