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时间:2022-08-01 03:05:04

相关推荐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心衰患者十知道(上)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需要持续监测心衰的体征和症状,掌握识别症状恶化的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再入院,提升生存质量。

那么心衰患者需要自我监测哪些症状和体征呢?为什么要监测这些项目呢?

症状 1:心慌、呼吸困难

心衰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没有储备、或储备量显著减少,在运动、情绪紧张等特殊情况时只能依靠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患者就会出现“心慌”的感受。更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这也是引起患者心慌的原因之一。

活动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属于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这是由于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增加,心衰使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加快来提高心输出量,出现气急;舒张期缩短,冠脉灌注不足,加剧了心肌缺氧;另一方面左室充盈减少加重肺淤血,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加重了呼吸困难。若活动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休息,若休息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就医。

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感气闷、呼吸困难被惊醒,在端坐咳喘后缓解,严重者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若发生在家中发生急性左心衰,应采取坐位,有吸氧条件者,立即吸氧,拨打120送往医院抢救。

症状 2:水肿

心衰患者的水肿会出现在腿、手、脚踝、大腿、阴囊、腰、腹部等部位。

心衰的患者出现水肿,通常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右心衰导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表现为双下肢水肿逐渐会向全身蔓延。一旦出现了水肿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容易引起全身各器官灌注不足的情况。

出现水肿,主要是应用利尿的药物,强心的药物,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来联合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控制食物中钠盐的摄入,密切观察自己体重的变化,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及时就医。

症状 3:恶心、食欲下降

心力衰竭回心血量减少,胃肠道会出现淤血和充血,进而造成胃肠道水肿,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胃肠淤血应用胃药效果不好。应积极就医,纠正心衰,主要是强心利尿,对症治疗。此外,焦虑也会引起食欲下降,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心衰。

症状 4:疲劳

心衰患者出现疲劳可能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低钾血症,引起四肢乏力。心脏对缺钾非常敏感,低血钾容易诱发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情况。若出现低钾血症,需要尽快口服补钾或者静脉补钾。

也有可能是心衰进展,出现严重的水肿导致四肢无力。此外,睡眠问题以及贫血也会造成疲劳,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症状 5:咳嗽

心衰患者出现咳嗽可能是心衰加重或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反过来会加重心衰。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咳嗽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就医,除了要抗心衰治疗外,还要注意有无合并呼吸道或肺内感染,根据致病菌采取针对性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也能做运动?别急,先看以下六点建议】

过去一般认为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避免活动,建议把休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但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的观念已发生转变。目前研究表明适量运动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耐力性训练能降低心力衰竭风险。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期应参与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但切勿操之过急,应根据个人情况拟定适当的运动调养方案,以下是关于运动调养的几点建议:

1、 量力而行,从小量活动开始

可选用一些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

病情轻、体力好的患者可以以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速度进行登山、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配合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

体能较差的患者可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监护下从室内活动开始,耐受后逐步移至室外散步,逐步递增距离,再配以一些四肢及关节的活动。

2、 坚持锻炼,循序渐进

开始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随运动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以不觉得劳累出汗为宜。

具体运动时间不要过长,运动频率为每周3~5日,每次运动应包括10~15分钟的热身与20~30分钟的运动。

3、 注意时间、地点合宜

运动应当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

天气炎热时,可选早晨或晚间进行;冬天适宜在有太阳的时候进行,不宜在风大、寒凉、潮湿之地进行,以免受邪气侵袭。

若条件体力允许,可选择公园、郊区等户外空气好的地方进行运动。注意,灰霾、大雾等空气浑浊之时切勿户外锻炼,避免刺激呼吸道。

4、 勿做爆发性运动

切忌突然跳跃、转体、提重物、抱小孩、启酒瓶盖、抱东西等。

5、 运动时的症状监测

运动中若出现过度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充分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无法缓解则应及时进行治疗。

6、 运动后的自我调整

若适量运动或活动过后,患者心情舒畅、感到精力相比之前更充沛、夜间睡眠好并无其他不适症状,说明运动量适宜。若出现不适症状或睡眠差,则说明运动量超过承受范围,需要减少或调整。

#家庭医生超能团##超能健康团##心力衰竭##健康科普大赛##健康科普排位赛#

#健康科普挑战赛#

慢性心衰的营养处方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缓慢且常伴水、钠潴留,预后较差,营养治疗方面主要在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减少钠潴留。慢性心衰病程长,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对本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既要控制体重增长,又要防止心脏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的发生。

1控制能量:一般给予25-30Kcal/kg,如果症状明显,限制能量至600 Kcal,随着病情缓解,能量1000-1500Kcal。

2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为1000-1500毫升,夏季可为1500-2000毫升。

3限制钠盐的摄入:食盐量为2克。

4适量蛋白质:每天50-70克,如果心衰严重时,蛋白质给予25-30克,逐渐增加至40-50克,病情稳定后,给予0.8g/kg。

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300-350克,多食用复合糖,少精致糖。

6控制脂肪的摄入:不超过40克,油控制在25克以内。给予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天1克。

7补充维生素: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保护心肌功能。

8控制电解质平衡:钾的量3-4克,钙的量为600-800毫克,镁元素的补充。

9饮食注意:不宜食用含纤维高的食物,不宜食用坚果类(但若制作成各种酱可以食用),不宜食用整粒的豆类等。

心力衰竭患者晚上呼吸困难会加重?原因为何?

睡觉后因憋气而惊醒?夜间躺平后呼吸困难加重?这样的情况是否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如果是,请及时就医,这很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那么,为何心衰患者晚上入睡时呼吸困难会加重呢?

这是因为平躺后过多的血液回流到肺部,或可引起肺脏瘀血、水肿。同时,夜间睡觉时迷走神经兴奋性会增强,也可能导致气管收缩、气道分泌物增多。

但无论是何种因素导致,心衰患者都需及时就医,及时治疗。毕竟,心衰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被喻为“生命终结的前站”。患上此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质量,据了解,心衰患者在治疗出院后1年,仍有20%的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出院后5年,有40%的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心衰离我们竟然这么近# #让衰竭的心脏更加强劲#

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每日监测。如体重变化、排便情况、饮食饮水量、血压、脉搏,以及是否出现咳嗽、心悸、头晕等症状,都需记录监测。

其次,要遵医嘱坚持用药。目前被《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列为推荐中成药的芪苈强心胶囊,就因可缓解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伴有的心慌气短、夜不能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等症状,在心衰的预防与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恰逢全国心衰日,我们不妨从监测自身的血压、脉搏着手,来预防心力衰竭,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吧。#生命摆渡人#

慢性心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点的一种表现。为了减少心衰再住院和死亡事件,需要及早通过密切监测病情,发现心衰症状恶化至关重要。

心衰病人有必要在确诊时接受病情监测教育,并了解如何应对病情变化,监测到症状和紧急变化时,应学会做出恰当的反应,如调整利尿剂剂量,联系医护人员,减少活动水平,以及调整液体和食盐的摄入量。

灵活个性化的利尿剂给药方式,可改善射血分数,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减少急诊就诊和与心衰相关的住院。

心衰的病人需要每日测量体重,并监测呼吸是否平稳,下肢是否有肿胀,有无新增症状。

若自我监测时发现呼吸无改变,下肢无肿胀,体重稳定,无新增症状,并且监测设备无报警,则患者处于安全状态。继续每天称重,正常服药随访即可。

若呼吸困难加重,且下肢或腹部进行性水肿,体重增加,出现心脏有关的症状时,则表示病情发生变化,应联系医生,避免病情恶化。

若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胸痛,快速心律失常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并前往急诊科。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患者监测和识别自身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了解如何及时联系医护人员,了解如何根据液体输入量调整医疗器,医生需为患者提供合理具体的建议。

如呼吸困难或水肿加剧,或三天内突然体重增加两公斤以上,则需要调整用药及用量,或联系医护人员,告诉患者灵活调整医疗器的使用。也可用远程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病情。

中国指南建议,指导患者如何尽早发现心衰恶化症状,即如何应对出现心衰加重症状或体征,如静息时心率每分钟增加15次,体重三天内增加两公斤以上,应增加利尿剂剂量,并及时就诊,每天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测量并记录体重。

欧洲心脏病学会实践建议,患者应在诊断时,即接受症状监测教育,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监测方式,建议患者考虑使用远程设备进行监测。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了不起的中国医师#

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最简单易行的自测病情方法

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都需要血液来提供氧和养分,心脏在血液运行到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各种慢性心脏疾病都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导致心脏功能的低下。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各种慢性心脏病最终都会发展到这个阶段。

慢性心衰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最常见就是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水肿,此外还可能表现为夜间咳嗽、乏力、疲倦、运动耐量降低、腹胀、恶心、呕吐,都有可能出现。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如何评价近期病情变化?病情在好转还是病情在加重?

医院里面可以通过专业设备系统检查与评估,比如测定利钠肽(BNP/NT-proBNP)、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等等。

但是如果病人自己在家中的时候想要了解自己病情变化的情况,除了主观感觉以外,有没有自己就能够客观评价病情的方法呢?还真的有,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6分钟步行试验。

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评估中到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的方法。主要测试患者在平直走廊上6分钟能够行走的距离。通过距离长短来评价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

患者自己也可以在楼下操场或者公园,选择一个人少的时间自己来测定。

提前换上舒适的鞋,在6分钟时间内力所能及的走最远的距离,然后测量到底有多远。

如果行走距离小于150米评价为重度心衰

如果行走距离在150米到450米之间评价为中度心衰

如果行走距离超过450米评价为轻度心衰。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估心衰治疗方案的效果。

前段时间我正好看到中药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芪苈强心胶囊是唯一进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中成药。作为一个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引入现代医学研究药物的循证医学方法,由张伯礼院士、高润霖院士等专家共同牵头做来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等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评价疗效,其中也是用到6分钟步行试验作为其中的一个观察指标。

这个研究的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化的西药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以前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平均350米,治疗以后平均368米。

治疗组使用的是西药综合治疗方案加上芪苈强心胶囊,这个组的患者再治疗以前6分钟步行试验平均376米,治疗以后平均416米。

总体来说,加了芪苈强心的这个组比不加芪苈强心的组要多22米,从而说明西药综合方案的基础上加上芪苈强心以后,患者的病情好转更加明显。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6分钟步行试验这种简单方便的评估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方法,自己就可以评估病情变化情况。当然,这只是评估参考方法之一,如果需要全面评估,还是需要在医院进行全方面检查才行。

#健康过大年#

【患者提问】慢性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慢性心衰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心衰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痰饮、水肿的范畴,近现代医家包括古代医家都有不同学派,有的使用经方加减,有的根据经验的方,根据常见分型有不同方药治疗,具体如下:

1、气虚血瘀:可出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结代等。治法是需要养心补肺、益气活血,方药可用保元汤,如桃红饮加减。

2、气阴两虚:主要是心悸、气短、身重乏力或者心烦不寐、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质暗红、少苔无苔、脉细数或结代,可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如可用生脉饮和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

3、阳虚水泛:出现心悸、怔忡、尿少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等症状,治疗主要是温阳利水,用参附汤、五苓散或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方剂进行加减治疗。

4、痰饮阻肺:出现喘咳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弦滑数,要进行温化痰饮、泻肺逐水的治疗方法,如葶苈大枣泻肺汤、保元汤等方剂治疗。除了传统草药方剂,还有中成药制剂,如芪苈强心胶囊、补益强心片、心宝丸等。#哆咖医生超能团#

【β受体拮抗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临床实验显示,在应用acei和利尿剂基础上,加用β受体拮抗药长期治疗,能改善临床情况和左室功能,并进一步降低总死亡率,降低心脏猝死率,因此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1~3级的患者都必须使用β受体拮抗药,而且需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

心功能四级患者需待病情稳定后,在严密监护下,由专科医师指导使用。

β受体拮抗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稳定者,一般应在利尿剂和acei的基础上加用。选用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制剂,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或卡维地诺,也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绥化头条# #心血管健康百问百答#

心血管系统目前无法治愈的四大疾病

1.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和高血压是最主要病因,治疗的目标就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2.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不合理生活方式有促进作用。

3.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为循环系统最常见疾病,降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4.心肌病:主要包括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均为对症支持治疗。

[玫瑰][来看我][握手],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微头条

如果觉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