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怎样诊断糖尿病性高血压

怎样诊断糖尿病性高血压

时间:2022-12-19 02:10:01

相关推荐

怎样诊断糖尿病性高血压

有高血压的病人往往易形成糖尿病,因为高血压血管病变、血管硬化、血流受阻,致人体循环障碍、淤血生成,故易发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往往易引起血管病变,使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其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高于无高血

1高血压与糖尿病如何相互影响

有高血压的病人往往易形成糖尿病,因为高血压血管病变、血管硬化、血流受阻,致人体循环障碍、淤血生成,故易发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往往易引起血管病变,使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其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高于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所以高血压、高血糖相互影口向,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中风、冠心病、坏疽、肾功能衰竭、眼疾等。

有一个现象是,有的糖尿病患者原血压高,后发现糖尿病而血压下降到正常,这是因为原血管硬化成为高血压,但患糖尿病后全身供血不足,精血减少,血管营养不足,散痪不收形成,所以血压下降,但易导致血淤,应加以注意和预防。

2怎样诊断糖尿病性高血压

正是由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有许多共同之处,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心、脑、肾及血管事件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因此对糖尿病人当血压>17.3/10.6千帕(130/80毫米汞柱)时,就应当视为高血压,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

而非糖尿病人血压≥18.6/12.0(140/90毫米汞柱)(3次不同日测定)才可诊断为高血压,并视血压升高才考虑降压治疗。若有肾脏病变当24小时尿蛋白>1克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即≤16.6/10.0千帕(125/75毫米汞柱)。当前,国际上制定的降压目标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糖尿病人的血压为≤17.3/11.3千帕(130/85毫米汞柱)。而国际上则定为17.3/10.6千帕(130/80毫米汞柱)。对最低限度的目标血压目前尚无定论,只是认为糖尿病人应尽可能将血压降到可以忍受的低水平,例如≤15.3/10.0千帕(115/75毫米汞柱),这对保护心、脑、肾及大小血管是有利的。

3糖尿病高血压的病因及分类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得高血压

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共同的发病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摄入热量增加,活动消耗能量在减少,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发病率都在不断增高。在肥胖人群,特别是中心型肥胖的人中,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都比正常人群高许多。研究认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病共同发病因素是糖代谢的异常,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引起钠潴留。高胰岛素也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会使血脂增高,促使动脉硬化,对高血压的发生都起重要作用。

糖尿病高血压的分类

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临床可分为以下3类:

1.糖尿病无肾病变伴高血压

糖尿病无肾病变伴高血压属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主要为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其原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

2.糖尿病肾病变伴高血压

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所引起的高血压,多为Ⅰ型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等其他肾病变所致高血压,临床较少见。

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性高血压

此类患者呈卧位高血压及立位低血压。

如果觉得《怎样诊断糖尿病性高血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