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孕期糖尿病:症状及关注要点

孕期糖尿病:症状及关注要点

时间:2024-08-04 22:00:57

相关推荐

孕期糖尿病:症状及关注要点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在怀孕期间,准妈妈是很容易出现血糖高的现象的。然而,孕妇血糖高对自身和胎儿健康发育都是有影响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发现血糖高的症状,并及时改善哦。孕妇血糖高的症状容易饿:准妈妈血糖偏高

1孕妇血糖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孕前要科学检查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在怀孕期间,准妈妈是很容易出现血糖高的现象的。然而,孕妇血糖高对自身和胎儿健康发育都是有影响的,所以,一定要及时发现血糖高的症状,并及时改善哦。

孕妇血糖高的症状

容易饿:准妈妈血糖偏高时,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让孕妈妈很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造成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但因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正常反应。

容易口渴:当准妈妈时不时就感觉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妈妈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

尿多: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小便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明显增加,24小时内可有20多次,尿量达2-3升甚至10升之多,这时候应怀疑自己可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消瘦: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食量大增,却反而变得消瘦了,则要小心。因为如果准妈妈血糖偏高,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疲乏无力: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因此血糖高的准妈妈常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糖尿病患者怀孕前需要做的检查

一:孕前体检确定能不能怀孕

糖尿病患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考虑怀孕:

1、血糖水平稳定,血糖监测结果至少在3个月之内都显示波动不大,空腹血糖不超过6毫摩尔/升,饭后血糖不超过8毫摩尔/升。

2、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之间,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了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能够有效显示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

3、无严重并发症,如眼部病变、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等,否则,在这种情况下怀孕非但会威胁孕妇生命,腹中的胎儿也多半会出问题。

二:孕前3个月保证血糖平稳

如果患者的孕前全面评估结果良好,可考虑怀孕,但必须使血糖在孕前至少3个月内保持平稳,做到有计划地怀孕。

如果孕妇血糖过高,很可能导致胎儿成为巨大儿,并容易并发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疾病,同时,孕妇在孕期发生早产、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口服降糖药的功效不确定,建议患者孕前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待血糖持续平稳3个月后再考虑怀孕,将风险降到最低。

那么,面对孕妇血糖高,要怎么办呢?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第一次检测出血糖超标之后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控制饮食,很多准妈妈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就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自然会导致血糖超标,请医生帮忙安排合理的孕期食谱,严格按照孕期的食谱来饮食。

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孕妇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最好分3大餐,3小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水果每天不可以超过200克,要选择在2餐之间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有苹果、草莓、香蕉、西瓜、樱桃、哈密瓜、香瓜等等,总之一切甜的水果都不要接触,待血糖数值平稳之后再考虑是否继续食用;每天食用蔬菜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50%。

除了水果之外其他的甜食也要暂时停一下,大多数女性都爱吃甜食,巧克力、威化、饼干等等这些小零食也是孕期准妈妈们非常喜欢的,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宝宝的健康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如果准妈妈觉得饿了想吃点东西,可以选择无糖饼干或者是无糖豆浆等等。

另外还要定期复查,一直到指标下降顺利生产之后才可以安心。

2孕妇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有哪些?

孕妇糖尿病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都非常大,所以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孕妇糖尿病的症状对此非常的必要。那么孕妇糖尿病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上去了,身体条件却下降了。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

1、体重:这个时候,体重已经没办法作为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的检查内容了。因为所有孕妇的体重都会增加。

2、饥饿感:这个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和皮肤瘙痒一样。很容易被忽视。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本来就很容易感到饥饿。

3、口渴:当孕妇时不时就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妇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

4、尿频:因为口渴导致饮水量的增多,所以上厕所的次数自然也会跟着增加。

5、外阴瘙痒:患了糖尿病之后,抵抗力会下降。女性的外阴部特别容易被感染。

3糖尿病患者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糖尿病患者普遍比较重视血糖过高,对低血糖症往往知之甚少,认为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荆丹清说,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因低血糖症而导致突发昏迷。有些患者已经70多岁了,仍要求空腹血糖降到5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一旦超过8mmol/l,就认为血糖控制差,甚至自己加大药量;还有一些患者血糖已经达到良好,仍自行加用胰岛素,结果导致低血糖,其实低血糖症有时比糖尿病更可怕。

荆丹清说,血糖指的是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它是提高机体代谢能量的重要物质,其中90%是供应大脑的需要。发生低血糖症时,机体缺乏糖提供能量,很多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特别是发生严重低血糖而未能及时纠正时,大脑由于缺乏糖提供能量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致死。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特点,目前血糖控制的理念是降低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减轻血糖波动。”荆丹清说,近年有医学证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严重并发症时,血糖控制过低较血糖一般的患者死亡率增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当患者血糖控制严格时,易发生低血糖。当机体出现低血糖时,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升高血糖,但这些激素在升高血糖的同时也会促使血管收缩。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等症状,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当发生低血糖后,血管在既往已经狭窄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缩,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梗塞而危及生命。

荆丹清提醒说,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控制标准,尤其是高龄糖尿病患者,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如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左右都算正常。

荆丹清说,为了防止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如近期生活比较规律,未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每周最少监测血糖两次以上;如果近期调整了降糖药,则应加大测血糖的频率。夜间发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有的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命,因此要特别注意睡前及半夜2点左右的血糖。如果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发生身体不适时,也应加大血糖的监测频率,注意此时血糖是增高还是降低,适时调整降糖药的应用,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发生严重危险。同时,很多老年患者有服用保健品的习惯,有些保健品虽然没有标明但其中含有降糖药物的成分,服用后会出现低血糖。因此,服用保健品不仅要挑选正规厂家的产品,而且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服用。

荆丹清强调说,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尤其是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减弱,有些患者血糖已经很低了,但并没有出现低血糖反应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如果救治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时一定要及时抢救,患者家属应该懂一些低血糖的家庭处理方法。

4糖尿病患者没有症状 也应该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很多中老年人是在年度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化验时才发现自己血糖高,得了II型糖尿病的。

这些病人往往没有感觉自己有明显的不适,故认为高血糖不需要控制,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紊乱,可以长时间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它由多种原因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还可造成蛋白质、脂质代谢异常。

久病则可引发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还会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在短期内疗效不很明显,但可以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因为没有表现症状就对血糖高的情况不加控制,可能一两年看不出什么差别,但十年、二十年之后与积极控制血糖的人的差别就会明显显现。

后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更加科学的饮食及运动加上规律的用药;而前者则可能因为视力急剧下降、四肢麻木、下肢水肿及高血压等糖尿病并发症而失去工作能力,同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不得不住院治疗。而此时,这些并发症往往已经不可逆转了。

因此,一旦发现血糖高,不管有无症状都不可大意,而应在确诊糖尿病时就积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5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检测血糖

专业医师告诉我们,在糖尿病的漫长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所以糖友对于血糖的控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专业医师还指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时期,对血糖监测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假如你血糖很高,需要很快把血糖降下来时,可能一天测5次、7次都不嫌多,因为这时既要关注高血糖,也要关注低血糖,测的次数越多越安全。1型糖尿病的血糖比较难控制,所以监测要比较勤。2型糖尿病监测不必那么勤。但治疗开始时或调整药物剂量的阶段监测肯定要勤一些,等到血糖平稳的维持阶段,监测的频率又可以降低。总之,糖友进行的血糖监测频率要个体化,要根据疾病的类型而定。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检测的频率也是不一样的。1型糖尿病在调整胰岛素起始阶段,按指南说一般至少每天4次;2型糖尿病患者若用了胰岛素治疗,1天注射1次胰岛素的人至少每天要测空腹血糖,就诊前一天要测4—5次的血糖;如果注射两次胰岛素的人至少要测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当然最好测4次,早晚餐前餐后;打四次胰岛素那每一餐前都要测血糖,甚至夜间还要加测1次血糖。

如果觉得《孕期糖尿病:症状及关注要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