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了解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病因解析

了解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病因解析

时间:2024-05-09 17:01:12

相关推荐

了解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病因解析

血液中的糖分称为血糖,血糖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WHO或FAO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定义,食物GI是指人体进食含50g碳水化合物的待测食物后血糖应答曲线下的面积(AUC)与食用含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后血糖AUC之比。那么如何控制血糖的水平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点内容。

1如何控制血糖

第一:甜食少吃。糖尿病的出现就是因为体内的血糖比较高,自身对糖代谢出现问题才引起血糖过高的。所以老人家不要吃那些比较甜的食物,如:碳酸饮料、红枣、西瓜等食物,因为那些食物含有的糖分比较多。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第二:控制体重。糖尿病的患者身体一般都比较肥胖,出现肥胖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一大因素,所以患者平时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注意自己每日的摄入量。每天自己适当的做些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饭后散步等都可以。

第三:检测血糖。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所以最好自己购买一个测血糖的仪器,每天都检测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以便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四:由于糖尿病这种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可能就需要面对长期的服药,那么就需要患者坚持服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的升高。

2血糖高属于糖尿病吗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是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下列情况均可表现为血糖增高,如肝脏疾病时,肝糖原储存减少;饥饿和慢性疾病使体力降低,引起糖耐量低减,使血糖升高;一些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则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血糖高是糖尿病吗?在此要为大家分析一下,以免患者走进一个疾病的误区,虽然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不过在某些不良情况下也是会使血糖指数升高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血糖高和糖尿病有什么分别吧。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是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下列情况均可表现为血糖增高,如肝脏疾病时,肝糖原储存减少;饥饿和慢性疾病使体力降低,引起糖耐量低减,使血糖升高;一些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则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急梗死、剧烈疼痛等此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使血糖升高。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血糖升高。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血色病、胰腺外伤等可引起血糖升高,不过糖尿病的人一定会血糖高,单纯血糖高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所以你要定期检查,饮食上少吃含糖高的食品,燕麦,木耳。

糖尿病人要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疾病。这对控制血糖非常关键。此外,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情,控制病情。

3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 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4血糖不正常小心意外昏迷

血糖过低和过高均可导致昏迷

低血糖性昏迷常见肌力驰缓,体温下降而呼吸平顺,皮肤潮湿,呼吸无特殊气味;而高血糖性昏迷的病人,则见呼吸深而快,口渴,皮肤及口唇干燥,呼出气体有甜似“苹果”气味。

通常以下情况下,可引起糖尿病昏迷:

1.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速下降时,首当其冲的是大脑皮质受抑制,出现意识朦胧、定向能力与识别能力丧失、精神失常及言语不清;当皮质下受抑制时,产生躁动不安、心动过速及瞳孔散大; 当累及中脑时,出现阵发性惊厥,并很快陷入低血糖昏迷。

2.有些患者,特别是不稳定型及幼年型糖尿病患者,或胰岛素过量者,低血糖反应不易自行缓解,且呈现恶性的低血糖反应症状,加急性精神病或癫痫样抽搐及迅速进入严重昏迷状态。

3.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低血糖的症状越不典型,即使使用结晶锌胰岛素(ZI)类短效胰岛素,也没有明显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表现,而且精神异常症状很短暂,即可迅速陷入深昏迷(或因为病程长,有植物神经病变,所以交感神经没有反应)。

昏迷的症状是糖尿病患者最应该警惕与注意的症状之一,所以平时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血糖情况,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昏迷时,一定要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以免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5妊娠期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水平的一个方法,是坚持一套特定的饮食计划。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该找一位专门的营养师或医生(你也可以找产科医生帮你推荐一位,目前,国内的一些专科医院已设有营养门诊),根据你的体重、身高、体力活动、胎儿需求,以及你的葡萄糖耐量水平,专门为你制定一套饮食、运动方案。同时,也会考虑你个人的饮食偏好,这一点你不用过于担心。

注意:如果饮食上的改变不足以让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那就还需要使用胰岛素。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胰岛素针,你还要告诉营养师,请他重新核定你的饮食方案。

营养师首先需要确定你每天需要摄入多少卡路里。然后他会教你每份吃多少,以及如何摄入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 脂肪,平衡你的一日三餐。他也会评估你目前的饮食习惯,以确保你在患妊娠糖尿病期间能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要在孕早期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排除孕前糖尿病,孕期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孕24~28 周做OGTT 检查。如果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有问题及时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在饮食上要注意四原则:

1、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血糖指数又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I),了解食物的血糖指数对合理安排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进食同样分量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天至少1~2

餐选用低、中血糖指数的主食,如早餐可吃荞麦面等;午餐或晚餐选择混合米或菜肉饺子等。

2、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主食的蛋白质,妊娠期糖妈妈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少食用血糖指数高的主食,进餐可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副食,如各种蔬菜、海藻类(如海带、紫菜)。

3、严格控制食量

很多孕妈妈关心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可以吃甜食和水果。妊娠期糖尿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如遗传、运动、饮食等。妊娠期的糖尿病并不是和吃糖直接有关,而是和能量过剩有关,不管是主食还是水果或者零食,吃得过多都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影响血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食量,一般不主张吃添加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的糖果、果脯、甜饮料、甜饼干、糕点、雪糕等。吃水果也应选择含糖较少且血糖指数低的水果,宜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如果吃了水果则应相应减少主食类食物。

4、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

影响食物血糖指数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淀粉的糊化程度、膳食纤维含量等,食物的制作烹调方式是影响血糖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避免不正确的烹调方式,使食物的血糖指数升高。烹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工不要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煮菜尽量急火快煮;除特殊需要外,谷类食物不要加太多水和加热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使食物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数也随之升高。另外,烹饪食物时适当增加酸度也可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烹调时加点醋或柠檬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结合适当的运动。一般可在餐后一小时后进行散步、做操等较为轻松缓和的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左右,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宫缩,如果感到疲劳、有宫缩要马上休息。另外需注意的是,有先兆早产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如果觉得《了解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病因解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