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探索1型糖尿病肾病的成因

探索1型糖尿病肾病的成因

时间:2024-03-27 14:32:24

相关推荐

1型糖尿病肾病是由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一种肾脏并发症。其病因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和遗传因素。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损伤,进而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此外,遗传因素也在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肾病。因此,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生活方式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定期进行肾脏监测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1型糖尿病肾病是指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在国外约占2%,国内发病率约0.9%~3.6%,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寿命的延长,可能还有增加趋势。其特点是缠绵难愈,预后较差。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

1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图钉问:

姑姑得了这种病,不知是怎么得的. 一周前,才知道.

答:

您好: 糖尿病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饮食注意低糖低脂,主食控制八成饱,多食用蔬菜,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起居作息的规律。

21型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型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程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表现,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是多因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动因素。

(1)高血糖时,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跨毛细血管壁压力增高,使系膜细胞扩张,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产生致密小滴,肾小球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

(2)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使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发生肾小球硬化。

(3)在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蛋白滤过增加,亦可沉积于系膜区和肾小球基底膜,促进基质增生,形成恶性循环,并可造成结节性和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2、高血糖症

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3、遗传因素

多数糖尿病患者最终不会发生肾脏病变,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可出现糖尿病肾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主要葡萄糖转运体。最近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有可能是部分患者易患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而且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在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此外,在不同种族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着差异。这此均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4、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无直接关系,但原有高血压或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3就医小贴士

Q:发病部位在哪里?

A:下腹

Q:应该挂什么科?

A:内分泌代谢科、肾内科

Q:有什么典型症状?

A:肾区痛、肾性水肿、蛋白尿、糖耐量降低 、足穿孔

Q: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

A:血常规、尿液检测、肾脏CT

Q:这样的病症传染吗?

A: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Q:高发人群?

A: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探索1型糖尿病肾病的成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